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辗转东瀛的海南椰雕小杯回归故里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耿 时间:2013-01-14 15:38:29 星期一
   

 

 

  椰雕小杯玳瑁底座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从日本淘回的高家椰雕小杯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高氏椰雕永留香

  “妈妈经常对我说,高家祖辈从事椰雕工作是发不了财的,但是父亲生前时常窝在家徒四壁的老屋一角,身边围着几十种工具,闷头一忙就是一天。”高继珍讲述,“毓华号”“毓苹号”所雕刻的作品十分受欢迎。“听妈妈讲述,日军刚登陆海南时,日本军用券还未全面推行,他们便用军刀或其他物件与商铺替换。”

  高家椰雕作品不仅墙外香,在椰雕界中也闪闪发光。

  据资料记载,1957年,高毓生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会议,展出椰雕作品《嫦娥奔月》高脚盒和新式《迎春》茶壶,获得了全国“工艺”勋章。1986年,高毓生参加“广东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并获得广东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家证书》和金、银证章各一枚,是工艺美术界最高的荣誉。

  记者了解到,出自高家的椰雕作品椰壳嵌锡浮雕茶具《喜上眉梢》,茶壶上精细地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其配套的茶杯上,刻画着两株婀娜的椰子树,一旁有海鸥展翅,印着深深的海南烙印。

  曾被业界认为是高毓生代表作的《春光明媚》,该作品风格古朴,线条深浅适宜,座屏上雕刻了明艳的桃花和展翅的柳燕,圆座上的图案由松、竹、梅组成,鼎脚鲤鱼跃后泛起涟漪。作品曾安排在海口工艺厂的陈列室里,后被一位英国人高价买走。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参评第一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椰雕艺人张型富也曾师从高毓生。据椰雕收藏爱好者贾瑞青介绍,高毓生生前部分作品曾与张型富共同完成,两者作品最大的特点是随类赋形。“椰壳长什么样,就随性赋予它什么样。高老先生生前曾亲赴文昌、三亚等地采购原材料,因为好的椰壳经文较少,才能雕刻出精品。”

  “天南贡品”别具一格

  据了解,海南椰雕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公元847年,即唐宣宗大中元年。椰壳制品雅致精美,符合士大夫审美情趣。促使椰壳碗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的,是唐宋时期那些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达官显贵和气质高雅的文人墨客。

  尤其是宋代,由于苏轼父子和苏门四学士的宣传推广,工艺精致的椰冠、椰碗、椰杯、椰壶、椰盅、椰盒、椰罐等更是广为人知,并逐渐登上大雅之堂。明《正德琼台志》录入的《酒榼》中的“采篚择供贡,扶持上天街”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向朝廷进贡椰雕酒榼的情景。

  据《中国艺术品鉴赏百科》讲述,椰壳雕工艺最好的作品要向皇宫进奉,特别是清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贾瑞青指出,椰雕与其他工艺品不同的地方在于,椰雕能化腐朽为神奇。“它不像砗磲、花梨木其本身的原材料就十分珍稀,椰子壳是比较廉价的,因此在手工艺上要求更加精湛与精巧,才能体现其美学鉴赏价值。”

 

 

 

 

 

相关链接:

海南六旬椰雕艺人苦寻后人传承技艺
海口七旬老人张型富传承椰雕技艺:有人想学我就教
椰雕参加全国非遗大展 为海口首批被列入保护项目
椰雕艺人欲“雕”新路
椰壳上的雕刻时光:寻访传统椰雕工艺
海南民间椰雕艺术大师无法再拿刻刀 叹无人接班
椰雕火山农家乐 海口“半小时乡村游”首选龙桥镇
海口残疾人从事椰雕按摩等工作 受到中国残联赞赏

 

(编辑:王艺珊)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