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印度兰姆伽受训的中国远征军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从学校开“小差”
跑到前线抗战
因为时局的动荡,云昌舜的少年时代颠沛流离。1935年,为了躲避被军队抓壮丁的命运,13岁的云昌舜从家乡文昌会文逃离,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冒险坐船到了湛江,再从湛江辗转到香港,投靠在香港的哥哥。
到达香港后,云昌舜进入香岛中学初中部就读。1938年,香港时局动荡,哥哥将云昌舜送到广西读高中。
1939年,高中即将毕业的云昌舜陷入了无助的境地。因为战乱,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而哥哥留下的生活费也所剩无几。“刚好那时候我听说有家陆军学校在桂林招生,说不但学费全免,还给生活费。我就赶紧去报考了。”在桂林,孤苦无助的17岁少年云昌舜为了能够给自己寻一处安身之地,报考了贵阳安顺陆军兽医学院的兽医专修班,并如愿被录取。
1941年,云昌舜在专修班以毕业考试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担任少尉助理员。然而这份工作在年轻的云昌舜看来实在无聊。此时的云昌舜从一个同学那里听说,附近有远征军在招兵,于是动了心。“反正我也是孤身一人有家难回,前线抗日正火热,不如到前方去打仗。”由于学校不允许请假,云昌舜便和同学从学校开“小差”,于1942年底加入了远征军。
远征军中的“骡马官”
入伍后,云昌舜先随部队乘飞机前往印度兰姆伽受训,在同盟军驻印度作战总指挥部主办的“热带军马作业卫生及常见病防治法”集训班中学习。培训结业后,云昌舜成为中国驻印军新38师炮兵第二营的一名中尉兽医官,1943年随部队开赴野人山。他负责管理全营480匹骡马。
“野人山有鬼,有命去,无命回。”对于当地流传的这句话,直到上了野人山,云昌舜才深有体会。“野人山的天气很差,整天都是毛毛雨。蚊子特别多,我们每个人都得抹防蚊子的药水,还有专门的防蚊面罩。蚂蝗也多得很,一站稳就纷纷爬上来了。”云昌舜说,由于环境恶劣,很多远征军战士感染了疟疾,命丧野人山。“疟疾就是野人山的鬼。”
作为兽医官,云昌舜并没有过多与敌人针锋相对的经历。但当他需要到前线去为受伤的马匹疗伤时,还是会感受到战争中生命的脆弱。“有一次日军的炮弹就在不远处爆炸,炸了我一身的泥。”
在一次行军时,云昌舜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跌伤左脚踝关节,寸步难行,被送到了印度后方医院住了好几个月。一个夜晚,他偷着用小刀把石膏拆掉,从医院开溜。“拆了石膏才知道脚还是疼得走不了路,我就拄着拐杖,半走半爬到火车站坐火车到了一个联络处,要了匹马就又回到山上去了。”
由于医术高明,加之认真负责,云昌舜所负责的骡马几乎很少有患病的。而他也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史迪威将军的奖励,官升一级。
1945年夏,远征军收复缅甸后,云昌舜所在的军营进驻孟贡镇。1946年,云昌舜随部队回到了广西南宁驻地。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听说部队要继续北上打内战,无心参与其中的云昌舜从部队出逃,经香港回到了家乡,至此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编辑:王艺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