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考场上奋力拼搏之时,大后方也没闲着。

解读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新变化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01-22 15:03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发布,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优能中学辅导团队第一时间请到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名师国家玮对北京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希望能对广大2013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文言文翻译

    

    【新增项目】文言文翻译

    【新增原因】增强考试区分度,北京卷这些年特别是10年以来考试区分度渐次变小,语文拉不开分数是目前比较实际的情况,对此,国老师提醒大家,仅仅考作文拉分在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中是不太现实的,大部分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前面的阅读和基础部分。套用一句俗话,作文55分的学生和45分的学生差距在10分,不过就是三到选择题的分数。本部分内容的增加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语文基础能力,特别是多年来忽视的语法能力。因为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大都设置在语法点和重点实词上。

    【考点分析】本部分为北京市考试弱项,因为长期以来北京高考卷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要求都不高,并长期不在此部分设题,极易让考生形成一种误解,以为只要将句子大意传达出来就可以得到分数。在这里,国老师告诉大家,首先放弃幻想,文言文翻译主要考察点为重点实词用法及文言文语法,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必须充分向老师证明你对那些影响理解句子含义的难词是能看得懂的;同时,你非常清楚的看懂了这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并可以将其转换成适当的现代汉语表达方式。

    【应对方法和试题精解】处理这样的文言句子翻译,国老师推荐大家采用两步法完成,我们举北京今年新颁布的考试说明中所举例题进行精讲。

    

    试翻译:“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解决方案

    第一步:采用最原始的对译方式,将每个词意思对译出来,并确定每个词汇的词性。小:在此不可能是形容词,而是名词,因为后面接“枉”。这实际上是最基本的语法概念,国老师告诉大家,就像你们英语学习一样,任何句子必须有动词。“小枉而大直”是转折结构,而连接两个完整的小分句,既然是小分句,那么“小枉”就应该是一个主谓完整的句子结构,因此判定,“小”作主语是名词、“枉”作谓语,翻译成动词,这样完成了词性判断。然后采用组词的方式,“小”:小节;“枉”:做不到、亏欠都可以。同样的道理,“大“,名词,大的事情、大的原则都可以;“直”,一定是动词意思,直立、挺直。“君子行之”,又是一个最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君子”主语,“行”动词,谓语,“之”宾语。直译成“君子作这样的事”。

    第二步:根据现代汉语表达方式重新调整说话方式。上面的句子直译过来是——小的事情做不到但大的事情(却能)坚持,君子作这样的事。根据上下句意思和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转换成——小节做不到,大的原则(却能)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

    本题标准答案是:个别小节有所亏缺,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我们第二步的调整已经离这个答案非常相近,完全可以了。 

    第二部分   现代文小阅读新变与应对

    

    【新增项目】现代文小阅读新增4分客观题。

    【考点分析及应对策略】国老师早就提醒过自己班里的同学,现在再次提醒2013年参加北京卷高考的所有学生,务必充分重视北京卷2004—2008年的试卷,有可能出现某些试题和考法的回归。今年的小阅读多增加的4分可能为客观的选择题、也可能多增加一道主观题目,其具体做法只要大家参考北京卷历年04—08年的小阅读,这些题型都曾经出现过,如果今天考察只不过是复现,下面老师将就此作极为详细的分析,参看下面的试题精解。我选取2007北京卷作说明。

    【试题精解】2007年北京卷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解析:D

    深度解析: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此乃“猴吃麻花——满拧”。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相关链接:

四川省出台新规 “见义勇为英雄”高考可加20分
高考志愿到人才期货:规避未来就业难的关键
北京今年制定"异地高考"具体实施办法
海南省暂不实行高考英语一年多考
异地高考,海南 准备好了吗?
“异地高考”试行引热议 具体细则拟3月底出台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核心能力”这一概念的误读与误用。

    B.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竞争优势或只致力于当下竞争,其前途堪忧。

    C.劳动力资源丰富、营销人员优秀能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永久优势。

    D.对于任何公司或国家来说,优越的资源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检索区间扩展为全文,答案是C。

    深度解析:A项,可见第1段首句与第2段首句,与文意相符。B项,可见第3段第5句,其“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即转换为选项的“前途堪忧”,与文意相符。C项对应第2段的前3句。概括此3句话,其意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营销人员优秀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永久优势”,而选项与此意正相反。D项,是对第3段4、5两句的概括,与文意相符。

    16、根据文意填空。(2分)

    文章说“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这是因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来自____,以及其它外在因素。

    答案解析:16.(2分)竞争的环境不公平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检索区间在第2段。要注意题干中“以及其它外在因素”的提示作用,从而确定横线处要求填入的应是“外在因素”。其第5句话正是对题目划线句原因的解释。句首“特别是”三个字是表示强调的起指示答题思路的短语,考生应能按图索骥,答出“竞争的环境不公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17、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福音”,却也可能是“诅咒”,为什么?(4分)答案解析: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即“福音”),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因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即“诅咒”)。要点一: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要点二: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因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并准确概括的能力。第4段说“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此句话有两个要点:前一半讲的是“福音”,后一半讲的就是“诅咒”。“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讲的是应变能力。

    广度解析:对于北京卷这类社科阅读中的主观题,如何准确抓到答案要点,这是同学们关心的。其实对于这类题,最重要的是请大家记住,一切从原文出发就可以了。首先定位,看看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到了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像这道题,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文章的最后部分是讨论核心能力可能给公司带来的“诅咒”的;定位完成之后,我们要遵循着“先近后远”的原则,从定位句子的上下两句范围内搜寻答案。一般情况,出题人对这类题都没有很高的要求,让你整篇文章上下求索的情况是不多的。所以,同学们一定先把定位句子的周边清理好,挖掘一切可能的答案。比如这道题,我们肯定要首先关注这个句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似乎只解释了核心能力的诅咒,但只要你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句首“核心能力”的定语“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不正是核心能力的福音么。这样,问题就自然明朗起来了。

    


     第三部分   阅读延伸题

    

    【改换题型】阅读延伸变成一道题,且12分,有2分增加给语言表述。

    【改换原因】还是区分度,由于阅读延伸题目毕竟不同于作文,不可能在评分标准中将“观点有创新”、“深刻”等内容添加进来,所以只能依靠学生答题格式和所举例子等形式方面的标准进行分数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一旦熟悉这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就可能基本上拿到8分左右的情况,该题目原有的增强开放性和区分度的美好愿望也因此多少有些落空。因此这次将延伸题去掉一个,同时在原有10分的基础上增加两分,就是只考一道12分的题目,多出的2分是语言分,这多少使得评分依据更看重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而这点又不是学生背诵模板能轻易做到的,客观上使得考试区分度有所增强。

    【应对方法】以此,加强阅读延伸题目的文字流畅和优美、举例的生动就成为此类题能否拿到高分的关键。原则是,在能举生活例和文学例都可以的时候,尽量举文学例,这样文字更为优美。同时不忽视模板,将阅读延伸题按照议论文的论点?——论证——论据——结论的模式按部就班的写成,这样考证基本分数;然后再适当通过所举例子的生动优美达成高分。

    【试题精讲】

    朝阳区模拟考试

    

    19.文中金叶树的形象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我认为金叶树给我的启示是人亦应如树充满生命强力。【论点清楚】(2分)金叶树生长在阿拉杭盖火山口极度险恶的生存环境中,但这却造就它们那顽强坚持下去的信念。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人们忙于在都市中过现代生活,忽略的正是这种生命内部存在生命强力。【分析两句话,一句结合原文,一句结合当下,有落地感。文字犀利】(2分)多少次,灯下展读尼采哲学,面对周遭险恶的思想环境,尼采用自己强大的生命力与世俗对抗着,坚韧唱出“有的人死后方生”;萧红笔下那些呼兰河畔在天地间辛勤耕作的东北农人,也同样在凛冽的寒风中用强大的生命力对抗着自然的威胁。【举例优美,用萧红和尼采使得文章充满文气】(4分)故而,在险恶环境中,我们需要那种与之抗争的生命力。【有结论,形式完整】(2分)-----表述清楚、语言好—(2分)-------总分12分

    

    附录

    

    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

    部分内容

    

    一、试卷结构说明

    1、一道延伸题的分数由原来的10分增至12分,增加的2分给语言表述;

    2、剩下8分分入现代文小阅读4分,题量由原来的2道变为3道,增加的1道题出题形式灵活,可比较、链接、延伸 。

    3、如延伸题出在文言文,4分加入古诗鉴赏;如延伸题出在古诗鉴

    赏,4分加入文言文,可考主观性的翻译或简答题。

    4、说明:延伸题可出范围:大阅读、古诗、古文。

    

    二、各类测试内容的试题数量和赋分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约5题,约15分

    古诗文阅读                    约8题,约36分

    现代文阅读                    约6题,约27分

    阅读延伸                      1题,12分

    写作                          1题,60分

    

    三、参考样题(部分样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  论训》)

    注释:①   :弯曲。② 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 涔:积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答案】D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以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

    【答案】D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答案】B

    5.将下列文中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②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参考答案】

    ①个别小节有所亏缺,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

      ②曹子不为一时的失败而羞愧,而以至死没能建立功勋为耻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②,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遣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答案】B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以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

    【答案】D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答案】B

 

 


    5.将下列文中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②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参考答案】

    ①个别小节有所亏缺,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

      ②曹子不为一时的失败而羞愧,而以至死没能建立功勋为耻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②,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遣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答案】B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杖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李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作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答案】D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并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答案】C

    5.找出文中描写李疑侍奉病中景淳的语段(把该语段开头两字和结尾两字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并用现代汉语写出李疑的行为表现。

      ①语段:         ……          

    ②行为表现:

    【参考答案】

    ①语段:

    延就    颜面

    ②行为表现:

    请景淳坐下;为景淳打扫房间;请医生;亲自煮粥熬药;每日问病;每日为景淳换洗沾有大小便的卧具和衣物;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1.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答案】① C    ② A

    

    2.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最后,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优能中学辅导团队祝大家备考顺利!

 

 

相关链接:

四川省出台新规 “见义勇为英雄”高考可加20分
高考志愿到人才期货:规避未来就业难的关键
北京今年制定"异地高考"具体实施办法
海南省暂不实行高考英语一年多考
异地高考,海南 准备好了吗?
“异地高考”试行引热议 具体细则拟3月底出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百度新闻] [作者:]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