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盖着“繁华”印章的老街往昔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鲁朴 符王润 时间:2013-02-04 10:32:37 星期一

  

民国时期的海口老街。  文海南日报记者  符王润

  九八行、药店、百货

  云集老街

  “这里以前是开咖啡馆的,这里以前是开酒店的,这家以前是药店……”76岁的中山路老居民陈老伯领着记者沿着中山路的店铺逐一数去,他记忆中那条“环海路”的景象又再次清晰,“我小时候这里还是叫‘环海路’的,外面来的人在前面港口下船后先来的就是这里,很热闹,生意也很好做。水巷口那里‘九八行’最多。”

  在陈老伯的描述下,往日的景象随着想象浮现于记者眼前:“九八行”里的柜台上,掌柜们的算盘拨得飞快,他们正忙于应对前来进货的货商;酒店里,提着皮箱的绅士或三两成群,或携带身穿旗袍的淑女经由窄小的木楼梯进入各自的房间;咖啡馆中,穿着精良的商人们聚在一起品南洋咖啡,也有来自旁边店铺的几家店主喝着“咖啡黑”吃着甜品聊着生意经;在百货商店里,穿着时髦,烫着卷发的小姐太太们在柜台前抢购刚刚到货的时兴布料……

  无论是史料记载、老居民的回忆还是后人的想象,老街的往昔都被盖上了“繁华”的印章。

  海南土特产的外销,催生了一大批兴盛一时的土特产代理业。当时,海南各县商贩收购土特产运来海口,委托土特产代理商行代销,商行从中得利———卖100元的货,代理商获2元,货主获98元。因为这种分配方式,人们又将这些代理商行称为“九八行”。清末民初,九八行著名的商号当属“安记”和“旭记”。

  清末,海口药源奇缺,求医、购药都十分困难。看准了人们对药品的极大需求,很多精明的商人们纷纷开始经营中药店和西药房,并在清末至抗战前进入高峰期,达30余家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广德堂”、“张天元”和“同安药房”、“南强药店”等。有老海口曾回忆,当时客人一进药店,先听到“叮当叮当”的捣药钟声,路过门口,更感到药香四溢、直冲鼻腔。

  解放前,几百万岛民对日用品的巨大需求量直接推动了海口百货业的发展。上世纪1940年代以前,中山路、博爱路,聚集了一大批百货店铺。从最初的“瑞隆号”到后来的“精华公司”、“远东公司”,再到后来海口姑娘少奶奶们心中“时尚风向标”的“裕大公司”,当时的海口百货业经历了一段鼎盛的时期。

  (本版照片由鲁朴翻拍)

 

 

 

相关链接

海口市文明餐桌宣传文艺晚会在骑楼小吃街举办
海口骑楼老街展新颜 1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图]
风情中山路复古穿越 海口骑楼老街魅力重现
海口骑楼老街的改造建议

(编辑:王艺珊)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