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辉煌历史
莺歌海盐场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但在莺歌海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转折性的重大事件。
翻开莺歌海盐场的场志,有两次盐场开发引人瞩目。日本侵略者占领海南时,也发现了莺歌海优良的制盐条件,曾梦想着建立“东亚第一大盐场”,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但由于中国人民抗战力量的破坏和打击,日本人始终没有如愿以偿,只建起一个纳潮口,就匆匆撤出,被迫接受战败的事实。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想开发莺歌海,但据“大员”们考察后的报告中说,“此地尚在原始时代,为蛮荒之区,边疆开发,备极艰辛,且冒危险,治安动荡,无法开发”,于是,最终只是在三亚成立了筹备处,开发计划没有实施,更没有实现。
真正大规模的盐业开发,是解放后完成的。有趣的是,1955年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海南,决定建设盐场时,任命的筹备处处长何世庸,曾经在国民党的盐务局任职,1948年时就任国民党莺歌海盐场筹备专员,原来,何世庸是中共地下党员。
开发是异常艰难的,也是轰轰烈烈的,那是一个在红色年代里演绎、在艰难岁月里抒写的一段辉煌壮烈的开发历史。
《莺歌海场志》中说,1958年,有5600多军人转业而来,掀起了开发盐场的高潮,原计划用80台机械和2万人用3年时间建成,但实际建设过程中,机械不到一半,人员不到三分之一。为了支持盐场的建设,莺歌海人民慷慨的让出了大批陆上良田,作为盐场的建设用地。包括当地民工和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在内的上万劳动力日夜突击,从58年到61年间,完成数目惊人的1156万立方米土方工程量,让莺歌海盐场顺利的进入投产。鼎盛时期的莺歌海盐场,规模之盛大壮美,难于用言语形容比拟。只见碧空一晴如洗,艳阳火般高照,一格格晒盐池井井相连,雪山般的高大盐堆铺陈遍地延绵数里,让人叹为观止。
1962年2月,大诗人郭沫若访莺歌海时,为莺歌海数万亩盐田连绵铺陈,盐堆宛如银山遍布的壮美景观震撼,挥毫写下了豪情勃发却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句:“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编辑:王艺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