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17日消息 记者从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获悉,截至今年2月16日,福彩双色球上市整整十周年。十年来,双色球引领着中国彩票市场的发展,推动着彩票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双色球上市10年共销售2623亿元,筹集公益金918亿元。
十年历练 引领中国彩票发展
2003年2月16日,双色球在我国上市。这种与世界彩票主流玩法接轨的新游戏,以其独特的双区选号玩法,很快赢得广大彩民的喜爱,首期销量就突破1000万元,至当年年底期销量已达6772.89万元。此后,双色球几次调整游戏规则,先后推出奖池过亿“倒三七”派彩、奖池过两亿“全派彩”等举措,尤其是2009年调整游戏规则后,一等奖单注奖金突破500万元,最高奖额可达1000万元,从而使双色球奖池累积更快、更高,“大奖大、小奖多”的游戏特点更加凸显。至此,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彩民的热情参与下,双色球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双色球在市场营销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快乐星期天”、“快乐假日”、倒三七派奖、补充奖池、亿元派奖等形式回馈彩民;尤其是双色球自2007年开始连续进行两次亿元派奖活动,首开中国彩票亿元级别派奖的先河,此后每年年底的双色球亿元派奖成为回馈彩民的固定模式,也成为广大彩民每到年终时刻就期待的“新年大餐”。这种大规模的派奖活动不仅受到各地彩民的欢迎,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彩民群体的不断扩大,双色球销量节节攀升。2004年,双色球开奖周期由一周两次增加为一周三次之后,期销量先后突破亿元、2亿元、3亿元……2012年5月27日,双色球创下了期销量4.51亿元的新纪录,成为中国彩票发展的新里程碑。
十年诚信 打造中国彩票公信力
公信是彩票发展的基础,也是彩民忠诚度的源泉。十年来,双色球不断提升彩票公信力,对中国彩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4年以来,以双色球电视直播摇奖为标志,福利彩票诚信体系建设日渐完善,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诚信形象进一步提升。
为了增强彩票公信力,2005年4月12日“走近双色球”活动正式启动,开始邀请社会公众代表走进双色球摇奖现场,观看双色球摇奖全过程。截至目前,“走近双色球”活动已经接待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00多个参观团、35,000余名公众代表,这些公众代表包括中央党校学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人大政协代表、媒体记者、福彩销售站站主、社会公众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走进双色球摇奖直播现场,亲眼见证了福彩摇奖的公正与诚信,同时也将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感真实地传播给了其他人,使双色球的诚信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十年公益 培育彩民公益理念
公益是我国彩票的本质属性,筹集公益金,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是发行彩票的主要目的。双色球自2003年发行销售以来,十年间已销售2623亿元,筹集公益金918亿元。所筹集的公益金重点资助了惠及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项目,还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维护、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助教助学资金、发展残疾人事业等公益事业。
双色球发展的十年,也是培育社会公众公益理念的十年。十年来,通过购买双色球、购买福利彩票,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公众越来越多;购彩者无论中奖与否,都通过2元一注的彩票奉献了自己的慈善之心,为我国的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现在,广大彩民的购彩行为已被社会广泛赞誉为一种爱心奉献的慈善之举,中国福利彩票也被社会公众看作“中国最大的一项公益慈善事业”。
十年欢乐 为彩民带来无限希望
十年来,双色球“大奖大、小奖多”的游戏特点为广大彩民带来了无限欢乐。销量节节高升的同时,双色球也用众多超值大奖对彩民的热情予以回馈。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16日,双色球共销售1456期,已累计中出一等奖7546注,其中500万以上大奖6843注。
自上市以来,双色球不断在出奖方面打破纪录,书写着中国彩票的新篇章。2006年,双色球在河北乐亭中出5000万大奖,创造了当时的中奖新高,而一年后的2007年11月28日,双色球在甘肃嘉峪关诞生的1.138亿元大奖,对中国彩票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中国彩票中奖开始进入亿元时代。上市以来,双色球已中出了12个亿元大奖,其中2012年北京彩民中得的5.7亿元巨奖是目前中国彩票中奖的新纪录。
十年来,双色球共返奖1344亿元,不仅数千个大奖得主通过购买双色球获得丰厚的回报,还有更多的彩民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得到意外的惊喜,体验到了彩票游戏的乐趣。
尽管不是人人都中过大奖,但是人人都享受到了玩彩的快乐,更感受到了购彩后等待开奖的那份希望,体会到了助人为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中彩中心)
相关链接:
双色球销量奖池已入佳境 单期销3.89亿近7月最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