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18日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这将使父母带薪休假与在校子女放假更有整合性。(2月19日《京华时报》)
要设置好春秋假,恐怕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春秋假究竟为何而放?从总体层面来看,中小学春秋假是作为国民休闲旅游规划的一部分提出来的,也就是说,给中小学生放春秋假是为了保障学生休闲需要。不过与职工带薪休假不同的是,中小学增设春秋假有个前提,那就是学校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换言之,增加春秋假,其价值重在“质”而非“量”。
具体来讲,究竟是现在的两个长学期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学习,还是拆分成四个短学期更有利于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都不能简单地拍脑袋决策,而更需要专业的研究,比如对孩子学习心理的研究、对学习倦怠期因素的考量,等等。也就是说,春秋假如何确定,必须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反之,如果只是为简单推动修学旅游,为单纯促进假日经济而增加春秋假,则无疑是本末倒置,令假期确定乃至教育成为了经济的附庸。
当然,修学旅行本也很有积极意义,利用春秋假组织学生修学旅行并非不可,关键在于,旅行本身的积极价值要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为旅行而旅行。事实上,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春秋假本就不完全等同于寒暑假,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在家休息,而更强调休假与旅行、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所以,如何规划春秋假,如何让春秋假过得有价值同样重要。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和气候因素。我国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春天里南方已经莺歌燕舞,北方可能还是天寒地冻,事实上北方的寒假因此本就比南方时间较长,那么是否有必要再设春秋假、如何设置,也就很值得思考。设定春秋假,我们既不希望各地一哄而上,也不希望消极观望。因地制宜才会物有所值。(刘楚汉)
相关链接:
中小学或增春秋假 家长犯愁学校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