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
应试教育大方向没变的中国语境下,中小学生的书包重量和家庭作业所需时长,一直是媒体的心头愁,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招致千夫所指的重要缘由。从2013年春季(本学期)起,长沙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家庭作业。(见本报今日B02版)
小学低年级的家庭作业应不应该取消?我的答案并不含糊:的确应当。当国外的报纸在感慨中国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让他们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无法体验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那些量大且需要耗费足够精力的家庭作业,何尝不是在毁灭小学一二年级懵懂学生们的美好童年,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学习机器?
只是,理论之树固然长青,生活却往往是繁复的。小学一二年级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但它还有一个名称叫“起跑线”。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制规定下,各个小学或许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布置作业下去,可家长们却无法置身事外。在以往,家庭作业还是家长们掌握自家孩子学习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添柴加火”的参照物。取消小学生们的家庭作业,最失落的可能是家长群体。
正因为如此,一种关于替补方式的想象可能就是:取消家庭作业反而会累坏家长、肥了各类课外培训机构。家长担心孩子因为无作业进步缓慢,他们就会更细致地介入到学习辅导上来,甚至自定家庭作业,这必将令家长们疲惫不堪;一些分身无术的家长,更会选择将孩子送往各类课外培训班,让他们继续学习,以消弭无作业给自身带来的忐忑感。也因此,孩子们依旧学业负担沉重。
没有人会去反对给负重的孩子们减压,但关于小学生们的家庭作业,它实在有着太多的包裹意味,甚至就是社会竞争压力或升学压力的下层级体现。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光是取消一个家庭作业仍然不够,更需要的是从上至下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让不做大量作业也能顺利升学。当然,这不是一日可速成的任务,或许正缘于此,长沙市教育局的“禁留”规定也自有其启示价值。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