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城里孩子为何比农村孩子近视多?怪照明条件太好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03-23 13:43


  孩子视力牵动家长的心。资料图片

  为预防近视,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创造很好的照明条件,可是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种说法,可能让很多家长吃惊,就是照明条件太好也会带来近视,乡村的孩子近视少也和其照明条件不如城市有一定的关系。记者昨天查阅后发现,这来源于一名医学院教授的文章,而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的临床专家也肯定了这一说法。扬子晚报记者于丹丹

  医学院教授撰文:

  照明条件太好也会带来近视

  “为什么乡村的孩子近视少?当分析乡村孩子近视少的时候,很多人会归结为学习、读书时间短,作业压力小。当然,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当年那些在油灯下苦读多年的孩子,为何在上大学后,夜晚照明条件改善却戴上眼镜了呢?”

  记者根据微博,搜索到这一说法的来源,是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王瑞安教授在一份专业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他主要是从近视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照明条件太好也会带来近视。

  当视近物时,如果不经调节,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当然看不清楚。这时一般通过收缩睫状肌,让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可使物体成像到视网膜上,也就是看清楚了。但长时间看近物,眼轴伸长了,看远物时,成像却在视网膜前,眼肌却无法调整,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眼睛的屈光度。所以,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对长期视近物的适应性反应。

  那么,为什么光线暗时反而不容易近视呢?王瑞安教授在文章中说,有一种现象叫夜近视。就是白日视物清晰,但夜晚需要戴近视镜。究其原因是因为夜晚由于屈光的差别,视物成像偏前。

  有实验证明,将猴子放在暗房子中饲养,可导致猴子远视。所以,在比较暗的灯光下视物,与在明亮的台灯下视物相比,光线暗时物体的成像偏前,光线亮时偏后。这样,光线亮时,自然让眼轴的伸长性适应反应更强。

  王瑞安教授在文章中也给出了建议,家庭照明不宜太亮。儿童的书籍、作业字迹一般比较大,看清楚应不成问题。另外,夜晚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室外玩一会儿。在较暗的光线下活动,是对视力很好的调适。“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一个亮台灯,读几本小说,连着熬夜。这样要不了几天,你就非戴眼镜不可了。”

  南京眼科专家:

  灯光太强反而给孩子眼睛增加负担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读书写字,25瓦的台灯就够了,”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乔彤告诉记者,有的家长为了追求照明条件,为孩子选择40瓦甚至60瓦的灯泡,太亮的光源反而会给孩子的眼睛增加负担。

  不过,光线也不能过弱,因为书面照明太弱的话,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这两种情况都容易使眼睛疲劳,造成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外最前沿的研究,就是用“黑暗疗法”来治疗弱视。“过去,我们都是用遮盖好眼的方法来治疗儿童弱视。”乔彤说,但国外研究人员实验性阻止视觉输入到一只眼睛而患上弱视的小猫,研究人员发现,当这些动物被放置在完全黑暗环境之后,它们的视力发生深刻地和快速地恢复。

  经常走夜路的人视力好,这也表明其暗适应的功能比较强。专家解释说,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儿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有20到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长期处于太亮的环境当中,眼睛暗适应的功能也会减弱。

  特别提醒

  夜间睡觉开灯,会影响孩子视力发育

  有的家长怕孩子夜间醒来害怕,习惯在睡觉时在房间里留一盏灯,这其实对孩子视力影响很大。乔彤医生特别强调说,0~3岁是宝宝眼睛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对眼睛的明暗刺激要得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睡眠时,宝宝的眼睛不能受到光线刺激,因为睡眠中的光线可能影响儿童的睫状肌。如果人工光源太强,光线就会穿透眼皮,瞳孔感受到光线,由此自律神经无法让瞳孔休息,导致不仅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受自律神经控制的其他组织也会变得紧绷。这对于婴幼儿来说,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影响其视力的正常发育,甚至对视力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记者于丹丹] [编辑:郭微微]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