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文化学者刚峰讲述骑楼老街的前世:飓风成港白沙津
来源: 海口网-海口晚报 作者:彭桐 时间:2013-04-03 09:32:23 星期三

  古之称为白沙津码头南岸的水巷口,有太多的历史隐藏其中。

  海口网4月3日消息(记者 彭桐)在2011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十大博客主之一、海南著名文化学者刚峰的认知里,如果千年古城府城是海南历史文化的心脏所在,那么海口骑楼就是飘扬在琼州海峡南岸的灵魂。距今800多年的南宋末年,在骑楼的前世所在地出现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战争。那个战场所在的骑楼老街水巷口边、古时叫白沙津的码头,曾经负载着中国历史最惨烈的一页。当刚峰把“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这一页贴进网络后,引来百万网友的扼腕叹息。

  战事

  赵与珞与元军死磕

  宋祥兴元年(1278年),元朝名将阿里海牙率军南征到雷州之后,派人劝谕当时琼州安抚使赵与珞投降,闻知对方不听,便乘船航海五百里,抵达白沙口。赵与珞及冉安国、黄之杰等四位部下不屈,率兵守御极力死战,使敌军不得登岸。“冬拾壹月壬辰,元将因购内应”,而援兵不至,全线溃败。赵等四人因“谩骂不屈”,惹得元将大怒,将他们全部车裂。

  这场战争及裂杀的惨烈一幕,《元史》本传、《明朝海南方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均有记载,将相关记述放在一起,可清楚地看到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故事。刚峰说,“车裂”亦即“五马分尸”,可想象当时的惨状。更令人心痛的是,赵与珞的4位老部下,其中一人后来竟然当了叛徒,而赵太守也是被琼州州民叛变捉拿献于元军而惨遭车裂。

  明朝海南才子王佐为赵与珞等四人忠守宋节而鸣诗悼念,他写《哀使君诗》:“末路谁当国步艰,琼州节概似常山。心悬北极天应远,血洒南荒地尽斑。上帝亦哀麟凤死,中原今放犬羊还。使君忠义言难尽,只把哀词滴泪删。”在《哀四义士诗》中,他又吟道:“五更风雨悔乾坤,守信鸣鸡自不昏。万户千门皆已死,汗青今见四人存”。

  《明朝海南方志》记载:“与珞素有胆略,海外诸蛮小国皆倚为重,既死,四州县及外蛮皆附于元。”抗元名将赵与珞等裂杀后,元军随即平定了琼州各地,作为大宋王朝最后一块土地的琼州就这样归顺了元朝。仅三个月,元军就攻灭南宋临时首都崖山,宋的繁荣盛况一去不复返,当年祖国南北都是满目疮痍和尸横遍野的破碎山河。直到明朝,琼人将赵的英雄事迹祀于祠,清朝文人也把这个故事背景写得更令人哀叹。

 

相关链接

走读海口骑楼小吃街 感受海南美食文化
央视纪录片《海之南》在海口骑楼取景
用速写记录骑楼“变脸”:访《骑楼魂》速写展作者刘运良
央视《海之南》摄制组海口骑楼采景 再现当年历史人文

  海南岛古图绘制图。

   扬名 

    白沙津外海无垠

  白沙口即白沙津,津是渡口的含义。白沙津名称的由来,南宋著名旅行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一书中有详细记载,称它是神力所赐的“神应港”。该处原来是海汊、河沟、沙洲此起彼伏之地,常因沙流复合而成不了大港,也不通大船,宋军元帅王光祖曾想开发,花了不少银子与人力,但总是“白沙破了大港梦”。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忽飓风作,自冲成港,人以为神应,故名”。《杂志·纪异》一书中则称此奇异之事发生在淳祐戊申(1248年)。尽管各朝史书对此事记载年代不同,但对白沙津因飓风一夜成港的“神迹”都有传颂。

  原名神应港的白沙津地处如今水巷口北边的长堤路一带,在它成为“蕃舶所聚之地”后,琼州渔民便将捕获的鱼虾等海产品制成干货,以及不少宋人喜食的海龟和颇受欢迎的沉香等物,全都经由港口商人们装船运往大陆。从波斯等地开来的大商船,也经常进港避台风或补充淡水和食物。那时,琼州的百姓们在白沙津有机会争睹金发碧眼的“老外”,并用土特产等和外国商人交换宝石、香料、皮草、马匹,甚至波斯女人。

  热闹起来的白沙津,一度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码头、最繁忙的渡口。繁华码头需要治安,也需要防治海盗土匪和走私船只等,于是官方就设立了一个守卫码头的排级军事单位白沙所。

  “要了解骑楼老街,先要知晓白沙津。而真正让白沙津成为历史名港,应是宋末元初那场战争!”刚峰说,赵与珞率白沙所驻军守土奋战,为宋朝死节而名震天下。白沙津失守后,琼州归顺元朝,偏僻海岛再也不必驻守大军,便成内地人逃避战乱的理想之地,许多不愿归顺新朝的宋朝遗臣、军士、商人以及知识分子便成海岛移民。《九十一姓迁崖始祖》记载,现在海南许多姓氏的先祖均是在此时期迁琼,由是观之,海口骑楼前世所在的白沙码头,是海南历史开埠的基石之一,“骑楼建成百余年,而其所在的老街道却有近千年历史!”

  以文人情怀责任传播海南历史文化的刚峰。

   传承 

    千年往事溪海中

  白沙津及其轶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如今取而代之的,只有与水巷口一路之隔的海甸溪。在大部分填海而成的海甸岛,建省前成片的木麻黄也已不见,变成了傍海公园和成片的楼宇。走进溪海之间的白沙村,或许有人会问村名来历,或由白沙津而追溯到天助而成的神应港。

  自称“岛民”的刚峰,多年来作为“义工”走街串巷,入村访古,在网上“看世界”、“说海南”,通过阅读大量古籍史书,不仅发现了曾是内港的水巷口是部分姓氏始祖入琼的通道,而且发现由白沙津出发漂泊异乡的过番客们,不少是清末所卖猪仔和到东南亚谋生商客,他们浓厚的乡根情缘造就了百年骑楼曾有的辉煌。

  骑楼老街区墙上的船舵。

  去年以来,海口骑楼老街区部分修整后,有了海南风土人情的铜雕,还复古出现了旗袍和黄包车。刚峰认为,白沙津之战的赵与珞等四位历史人物当以雕塑等形式出现在水巷口,因为水巷口的前世不仅包含着南洋文化,还代表海南岛屿与中原文化一个对接。从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赵太守们不是民族英雄,但他们代表了一种精神,不仅忠义信,有知识分子不畏强暴的勇气,还有军人守土有责的骨气。

  总有一些英雄人物为历史唱挽歌,后人当以某种形式记忆和纪念他们,从而构成骑楼前世今生的一种文化传承。刚峰认为,眼下急着要做的,其实不是骑楼建筑符号的修旧,而是每座骑楼里可歌可泣动人故事的收集、整理与时代主旋律的提炼。那个时代人文精神,像历史一样不能割断,那飘扬在骑楼上空无数个游荡不散的灵魂,正是海南历史文化的渊源所在,“谁能读懂它,谁就是一个真正的海南人。做一个真正的海南人,是很多新移民人的梦想!”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