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曲艺
琼剧尝试创新 海南戏如何“变脸”破困局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敖坤 时间:2013-04-08 09:03:05 星期一

  琼剧开演前,张昌义表演变脸,但台前的观众并不是特别多。

  4月2日晚,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为庆祝海瑞499周年诞辰,省琼剧院应邀来演出琼剧《高阳公主》。

  台下的观众陆陆续续来了,大多是老人与心不在焉的孩子。台上,戴着脸谱的演员卖力地表演,手一抹,头一扭,变来变去的脸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叫好声中不时夹杂着惊叹声。但脸谱下的青年琼剧演员张昌义心里却有些五味杂陈:作为琼剧演员,他用的是川剧中的绝活“变脸”来暖场。5年前,他专门赴四川学习,当时,这被看作是海南传统琼剧的一种尝试:引进新鲜的血液,增加琼剧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期待琼剧有一个华丽转身。然而,做起来却很难。这项技艺最终无法融入琼剧本身。

  求变年轻人蜀地学“变脸”

  张昌义登台唱戏的时候,琼剧已经度过了她的黄金期。

  2001年,张昌义从琼剧学校毕业后,进入了琼山琼剧团,扮小生。2006年,他被调入了海南省琼剧院。

  到省琼剧院不久,院长陈军就找到了张昌义,“我看你适合演丑角,要不你就‘改行’吧?”琼剧主要是生、旦戏,丑角很难占据主要位置。从观众喜爱的小生,变成滑稽逗乐的“丑角”,张昌义一下子难以习惯,不过他还是点了头。因为,他理解剧团的难处。当时,省琼剧院面临的问题是:生、旦、净、末、丑,行当不齐,尤其缺丑角。这势必严重制约剧团的发展。

  2008年3月,省琼剧院将张昌义派往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专攻丑行。

  出发前,省琼剧院创作研究室主任符实特别叮嘱张昌义,“川剧技艺高,要好好学。他的绝活,变脸、滚灯,以及一些折子戏,一定要学会!”符实希望张昌义能够将川剧中的“营养”吸收好,带回来为琼剧注入新的活力。

  当时张昌义的妻子已经怀孕。“能出去见识一下,学习一下,对琼剧一定有好处。所以家里就只有作出牺牲。”直到现在,张昌义都觉得愧对妻子,“她生孩子的时候,我没能在她身边。”

  刚到四川,张昌义主攻川剧丑角,与班里一群10来岁的孩子一起学戏。刚开始,张昌义觉得有些难为情,不过总算相处甚好,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张昌义甚至还学会了四川话。

  张昌义一边学习丑角的基本表演技巧,一边还惦记着川剧绝活:变脸、吐火、滚灯。滚灯为川剧特有,要求表演者头上顶着一盏油灯,靠头皮的抖动让灯“滚”到头上任何需要的位置,中间还得杂以滑稽的表情、台词。每天早上,张昌义都用剃须刀刮头,刮得光光的。最难的则是要在两个长凳之间来回穿梭。光是在凳子间穿梭,张昌义就练了半年。

  而川剧绝活儿“变脸”更是有严格的“传承”要求。为了学习“变脸”,张昌义请教同学,拜访变脸老师,给学校递申请。几经周折,这一绝活才最终能够让他顺利学到手。

  两年的学习,让张昌义受益匪浅。2009年底,他信心满满的回到了海南,“滚灯、变脸、吐火,都是川剧绝活儿,形式幽默,刺激,搬回琼剧,一定能够大受欢迎。”临走时,张昌义的川剧老师嘱咐:回去,一定要好好弄,争取弄出一个名堂来!

  遗憾“绝活”学成归来遇尴尬

  张昌义带着川剧绝活回来了,可却在现实中遇到了新的尴尬。

  “我们都是在乡下农村表演,露天的简陋舞台就不适合滚灯,因为风会把头上的油灯吹灭。”张昌义两年苦练学会的滚灯,最终没了用武之地。而苦心学来的变脸,则只能在琼剧开始前作为加场,用来吸引观众。

  4月2日晚,在滨涯村,张昌义走上舞台时,台下的观众甚至都还没有坐满,听到了“变脸”激昂的曲调,人们才开始慢慢围了上去。

  张昌义有时也觉得“可惜”、“遗憾”,曾经为表演“滚灯”剃去的头发,如今已经长了出来。显然,要真正把“变脸”、“滚灯”等融入琼剧,很难。

  “这个必须慎重!”省琼剧院一团团长符传杰有他自己的考虑,“琼剧的创新,还得慢慢来,光靠拿来主义不行。”

  张昌义也为此感到苦恼。他觉得,琼剧要创新就不能太保守。可是如何将年轻的观众吸引回来,他也很困惑。

  现在,他正在逐步把川剧中的一些表演技巧,融入到琼剧中,让琼剧里的丑角更加“幽默”“搞笑”,进而为整台剧目添彩。

  无奈琼剧最好时光已难再现

  琼剧形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海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形式。到上世纪20世纪后期,凡有海南人的地区,就有琼剧演出。琼剧成了当时海南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海外琼籍乡亲思乡的文化载体。上世纪60年代,著名戏剧家田汉参与编写琼剧《红叶题诗》后,曾写诗赞誉琼剧:“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裁。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

  在83岁的吴多其老人记忆中,琼剧的美好从来不曾消失:“以前,方圆十公里,哪里演琼剧,我们就跑过去看。戏里面的人哭,我也就跟着哭,看着戏里面的人笑,我也跟着笑。琼剧真的是太美了。”一台精美的琼剧表演能引起老人诸多感慨,“现在看琼剧的人少了,以前一场就几千个观众。现在年轻人都不看了。”

  琼剧最辉煌的时期已过去,琼剧已经远离年轻一代。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当前琼剧演出面临的尴尬局面依然是——90%的观众在农村,90%的演出集中在“公期”期间,而90%的观众年龄又在四十岁以上。

  在青年琼剧演员林飞看来,琼剧的表演技艺虽然在不断提高,但观众依然在慢慢流失。“只有“公期”的时候,人家才会绑戏,由于日子特殊,所以必须表演喜庆的剧目,这也制约了琼剧剧目的发展。演出场次多,但都集中在乡村露天的舞台,琼剧仿佛走进了死胡同。”这让这个年轻演员感到无奈。

  “要死不活”,这是省琼剧院琼剧一团团长符传杰下的一个定语,无奈且苍凉。

  学习创新之路在探索中继续

  地方戏曲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困境,琼剧人试图通过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创新也并非都能被接受,每一步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

  省琼剧院创作室主任符实,当时鼓励张昌义学习川剧绝活的人。但是,在张昌义学成归来后,他并不主张将变脸等融入到琼剧中去。他说,其他剧种优秀的东西,如表演上的手法等,能用上的都要争取用。但是,探索新路子的时候,步伐又不能一下走得太大,这样观众会适应不了,变化大了,那可能就不是琼剧了。

  对于张昌义遇到的尴尬,琼剧名角李桂琴安慰说:“技多不压身。现在没有用起来,以后一定会有用!”对于外来“元素”的进入,李桂琴并不排斥,“艺术的东西,一招一式,只要用得巧妙,用得恰当,观众就不会不喜欢。”

  虽然“变脸”“滚灯”在与琼剧的融合中遭遇“水土不服”,但是,琼剧人的创新步伐依然在继续。

  在省琼剧院副院长张卫山看来,琼剧的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人才流失严重,后继力量缺乏,这些都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坚持不断把好的演员送出去学习。因此,除了张昌义,林飞、梁冰等青年演员也曾分别被派到北京、四川等地,学习文武生、花旦等行当。

  林飞,85后,大高个儿,模样帅气。2007年到2008年,林飞被院里派往中央戏曲学院学习京剧,专攻文武生。回来后,林飞成了省琼剧院“业务骨干”。在北京学习,林飞印象最深的是京剧《夜奔》。这出戏让林飞受益良多。现在上台表演时,当初学习到的很多技巧,都可用到。林飞认为,吸收其他地方戏曲的表演技巧不会影响琼剧,因为琼剧自身也在不断演变。

  省琼剧院三团的90后小姑娘梁冰也在2008年底—2009年底被派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习,专攻小旦。梁冰的感觉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排练时动作总是做不到位,总要挨批评。而现在,她感觉轻松了不少,“有的时候,还能把川剧里的一些表演技巧用上去。”

  随着外出学习演员的归来,省琼剧院的表演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高,一批业务能力强的骨干队伍开始形成。如今,省琼剧院又请回了退休的老艺术家、国家二级导演周冰,排练新戏《巧点鸳鸯》。每天早上,在省琼剧院的排练大厅里都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吟唱。

  省琼剧院一角的海南戏院内,空无一人。张卫山、张昌义等琼剧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景:有一天,海南戏院能像电影院一样,每晚都上演一出琼剧,让琼剧不再只是“走乡串户”的户外演出。

  这场琼剧演的是《高阳公主》。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国都市报记者刘孙谋摄

  张昌义丑角的扮相。记者敖坤摄

  一个小朋友好奇地看着琼剧演员们化妆。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