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专家把脉高考心理焦虑 意气风发迎高考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3-04-08 10:04

  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勇敢强悍、宠辱不惊、临危不乱的高考之心?解决高考心理问题的最佳手段又是什么?4月6日,大河报首届高考心理名师公益报告会在郑州成功举行。

  报告会上,高三考生面临的各种“疑难病症”心理问题,被两位高考心理名师一一揭示并成功化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听得让人异常兴奋,心理负担在听报告那瞬间就已经放下了大半。

  把脉高考心理焦虑

  心理素质强的考生笑到最后

  “每年的6月都被考生称为黑色6月,我一个朋友是精神病院的院长,他说每年的四五月份,精神病院床位都很紧张(多为考生病患)。”刘翔平说,所以,中高考,包括所有的考试不仅考知识,而且考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更多的时候是人性格的部分反映。比如,一些著名的运动员总是超常发挥,到了赛场上一喊,一表演,兴奋劲就上来了,所以每次比赛都超常发挥。

  有的运动员就发挥失常,这是心理素质,而且很难改,这是一种性格。美国有一个运动员叫埃蒙斯,2004年参加奥运会,以绝对优势进入决赛,一紧张,最后一枪脱靶了。2008年埃蒙斯再次参加奥运会,再次发挥失常,只得了第三名。

  “常超发挥的毕竟是少数,指望到考场上来个超常发挥胜过别人,这不太现实。”刘翔平说,在类似奥运会的重大比赛当中能正常发挥就不错了。研究表明,19%的人是超常发挥得冠军,80%以上的冠军都是以平时比较好的成绩取得冠军的。所以,考生只要不失常发挥,只要把自己的考试成绩正常发挥出来,就是成功。甚至,能够坚持下来,到考场考完就是成功,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了。

  考前心理问题一:心烦意乱型

  “考场上失常发挥,主要问题还是复习阶段没把功课做足。这里所说的功课,既包括知识储备,也包括心态的调整。”刘翔平说。复习阶段搞好了,效率就会高,就会有自信,精力也好,到了考场也就不容易失常。

  为什么考前看不进去书,心烦意乱,拿起书本觉得有许多东西要学,但一解题就浮躁?“这是担忧心理在作怪,是一种焦虑症状。”刘翔平说,从心理学上讲,这些考生喜欢往坏的方面想,没有自我幸福的能力,这样的考生即便是考上大学也不幸福。这些考生喜欢做人际比较,怕被评价,老是觉得别人对其有负面评价,过多地考虑过去与未来,把灾难想象夸大,容易产生逃避行为,拖拉行为。

  【克服方法】学会乐观自信

  乐观是一种气势,也是一种气质。刘翔平说,用乐观战胜悲观,要以事物为中心,以解决考试问题为中心,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别老是想:“我行吗?我考不上怎么办?我考上了又怎么办?”如果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考虑失败,那就把坏的结果想足了,反倒觉得,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活在当下,把书读了,题解对了,才是正事。

  考前心理问题二:用脑不健康

  有的考生住校,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同学打开电脑,他踏实了:“这小子终于不学了。”一看人家查资料,又不踏实了;一看人家开始玩游戏,他就又踏实了。有的考生,其他同学熬夜,他也跟着熬夜,最后实在熬不住了就睡着了,也没有学到东西,还影响身体健康。

  【克服方法】不要比熬夜

  要学会如何合理用脑,对抗心理疲劳?刘翔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有人就能熬夜,有人熬完夜第二天根本不行,睡眠是有个体差异的,所以,不要给人家比熬夜。同时,要学会接纳“高原反应”。人的学习状态不会一直上升的,你要学会接纳它,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要老是给自己做斗争,而是要集中注意力看书,就能消除焦虑。学会文理科交替复习,左右脑轮换着使用,就能持续保持兴奋状态。

  考前家长心理指导:建立积极的家庭气氛

  家长不要在家里制造紧张气氛,别弄什么倒计时之类的,还在门外挂个牌子“家有考生,请勿打扰”。“自己吓唬自己。”刘翔平说,这样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对容易紧张的孩子,容易烦恼的孩子,刘翔平建议,家长不要专门讲学习的事,家长可以讲点小幽默,讲点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话让孩子注意力放松放松。

  所以家长不要谈“比较”的话题,谁比谁好,谁比谁差,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一事无成”来吓唬孩子,应该谈点有意思的话题,至少是中性的话题,让孩子在家里精神状态比较好。

  考试中心理问题与答题技巧

  考前心理准备

  考前一周如何过?建议:不要过于放松,不要过于疲劳,要以浏览为主。

  考前如何防止失眠?建议:调整生物钟,从考前的一两个月开始,每天提前10分钟上床,慢慢调,这样,到考试的前几天就调得差不多了。

  考前一天,建议:不要过早上床,不要洗澡,运动员比赛前一天都不洗澡的,洗澡容易疲劳,可以泡泡脚,听听轻音乐。

  万一失眠了,建议:不要起来看书,这样做反而有害,关上灯,在床上“翻烙饼”也可以,这就等于是休息了。如果真是彻夜失眠了,也不要害怕,它不会影响第二天考试的,有的高考状元前一天晚上就没睡觉,也没影响现场发挥。

  考场上心理调节与考试技巧

  考前等待时的心理调节。不要过早去考场,因为人在焦急的等待中会消耗体力。前一天可以侦察一下路线,离考场远的最好在旁边宾馆租房子住。到了考场上,也不要和人瞎聊天,会影响你做题的心情。

  拿到题目后如何做?拿到卷子后,不要往后看,就直接做。因为如果看到卷子页码多,题型难都会影响你的心理。同时,也不要挑着容易题做,这样容易乱。

  防止认知过度。所谓认知过度,就是对选择题或答案做长时间无效的思考,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对前面的小题,一定要快,不要留有过度的思考时间,把时间留给后面的大题,大题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防止“舌尖现象”。有的题可能你之前刚背过,但到回答的时候就忘了,这时候,可以先做别的题,等会再拐回来做很有可能就想起来了。

  面对难题,要不要跳过去?不要轻易跳,除非你有直觉这道难题你解不出了,就可以跳过去。

  应对大脑空白现象。答题过程中,如果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不要急着答题,可以做深呼吸,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急着答题只能让事态乱上加乱。

  如何解选择题?面对选择题,刘翔平的建议是,实在不会答,一定不要空着,一定要选一个你直觉可能对的填上,这就有了1/4对的可能。检查选择题时,不要轻易涂改,因为很多时候,潜意识会指引你到正确的方向,除非你有证据证明原来的答案是错的。

  考后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不要急于对答案。考试后,尤其是第一门考完,不要和其他同学对答案,休息一会,吃点好吃的。因为对答案,错的多会让你很郁闷,对的多又会让你很兴奋,这些都可能影响考试心理。一旦第一门没答好,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因为它直接影响后面的考试。

  如何报志愿?第一志愿可以适当高一点,比平时成绩多10分、20分即可。

  要不要复读?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失常发挥、能力强、意愿强、心理素质好的。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基础差、意愿不强、心理素质差的。

  【指导篇】

  有人说,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就像一场点球大战在上演,主要比拼心理素质。当一场比赛被拖入点球大战时,球员的技术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谁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多年的高考实战经验证明,在距离高考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那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考生就是最大的赢家!张老师分析认为,只有把握“焦虑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焦虑病根:“考试综合征”、“数学焦虑症”都只是表象,日夜苦学却难见提高,才是焦虑的真正原因!

  对症下药:保证分数持续不间断的提高,乃解决高考心理问题的最佳手段!

  让分数持续提高 能治标更能治本

  考前压力大、睡不着觉,大考考试现场紧张、平常会做的题做不出来了,为什么众多高三考生会出现诸如这些“考试综合征”、“数学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无论“考试综合征”还是“数学焦虑症”,其实都是表象而已!张清波说:“究其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尽管同学们日夜苦学,但高三成绩却屡战屡败,没有明显的持续提高!这才是根本原因。”所以,显而易见,解决高考心理问题的最佳手段,就是通过分数的持续不间断提高。

  张老师独到的见解,引来了台下同学和家长的屏息倾听。接着,他继续问诊把脉高考心理焦虑,对症下药。

  要学会丢芝麻捡西瓜

  “病症表现”:完美主义心态作祟

  在高三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表现出一种“完美主义”心态: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很多,然后啥都努力学,但结果却是啥都学不好!

  “完美是毒。”张清波说,我们必须明白几个很残酷但又很真实的现实:我们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六门课,平均到每门课,学习时间其实很少;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很多;每天还有必须听的课,必须完成的作业;留给我们自己补知识漏洞的时间更少!所以,如果同学们追求全面出击,什么漏洞都补,就会出现一个众多学生深有体会的现象:啥都学了,但该不会的还不会!

  “治病原理”:有限时间里有所选择

  如果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明白两个最基本的道理,有的知识点很难学,我们不能完全学透!对于这个原因,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不论文科还是理科,省状元也考不到满分!这就说明,即使是省状元级别的顶级考生,也有知识点没学透。同时,有的知识点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相对很大,而有些知识点偶尔考或占的分值很小。

  既然同学们学习时间有限,那么就应该有所选择,学会主动放弃,学会抓大放小。要把有限的时间放到能带来更大提高的知识漏洞上。

  在弥补没学会的知识漏洞之时,必须有重点。首先要选择没学会,但相对好学又占分值很高的知识点!对于很难学透以及占分小的知识点要放到第二步!再次提醒,考生很难考满分!

  “对症下药”:明确重点,找准缺陷,进行针对性训练

  保证分数的持续不间断提高,是解决高考心理问题的最佳手段!

  张老师说,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高三同学每隔一两个星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每隔一两个星期成绩都在提升,排名都在提高,那么,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提高,兴趣也会增加,心情也会越来越好,而压力也会越来越小,“考试综合征”和“数学焦虑症”等心理问题自然会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然而,尽管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到底怎样才能确保同学们一直保持不间断的提高呢?“先明确高考考查重点,再找准自己能力缺陷,再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确保快速提升。”张清波说。

  很多高三同学和家长都知道或听说过这个训练模式,但是发现运用后并没有带来分数的明显提升。为什么呢?首先,很多学生并没有明白高考的真正考查重点。以高考英语为例,直到现在,众多考生竟然一直认为“语法和固定词组”是高考英语考查重点!而其实一套高考英语试卷要考查语法、词汇量、逻辑推理、逻辑概括提纯、整体思路、信息定位等诸多能力!“语法和固定词组”只是高考英语考查重点之一而已。

  其次,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陷找得太“粗”。比如,说到自己的能力漏洞时,很多考生会说“数学做题慢”、“英语语法差”等“粗线条”的答案。而这是远远不够的。以数学做题慢为例,至少要分析到“构思慢”、“运算慢”、“经常重新做”、“知识点突然想不起来”等这样的细致程度。

  最后,很多学生缺少针对性训练。如高考英语,很多学生知道高考英语要考“逻辑推理”能力,但是,针对逻辑性的训练有没有呢?“逻辑推理”的技巧到底有哪些?对于这两个问题,很多考生都很茫然。  

 

阅读此文的网友还看了:

2013高考体检常见问题
4月热点关注:各类高考信息密集发布
西安高考冲刺班每小时最高收费700多元
教育系统“内鬼”致成人高考泄题
教育微新闻:中高考临近催生天价补习班
对成人高考“躯体疾病”须下猛药
教育部:2012成人高考泄密案系内外勾结
沪春季高考本周六日举行 迟到15分钟不得进考点
高考进倒计时“鸭梨山大”?再复习还有用吗?
高校招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写笑话成考题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大河报]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