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考古人印象
3月的陵水,天气已十分炎热。因为采访桥山遗址的缘故,让我有幸在这个酷热的海南春天首次探访考古现场,近距离地接触了一群可爱可敬的考古人。
辛苦、呆板、严肃,这是我对考古工作者先入为主的印象。数次采访桥山遗址发掘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的经历使我的看法大为改观,先讲两个小故事吧。
一次驾车出行,远远地看到20米外一位当地的老人正朝着车行方向走来。傅宪国赶忙停下了车,安静地等待老人缓缓走过方才发动汽车前行。是他唯恐汽车掀起的尘土会给当地老乡带来不适。让傅宪国挂心的还有一位帮忙照看遗址发掘现场的老者。他们总是把牛奶、香烟等物品与这位共同“战斗”的朋友分享。正是因为这些点滴的细节关怀,纵使语言不通,当面对着一群突然而至的“外乡人”,当地的百姓不但没有排斥,反而还时常地主动送上些果蔬,甚至还“责怪”他们不经常来家里串门。
付永旭是考古队中的一名成员,当记者跟随其探访遗址时,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因为奔波的劳累,记者习惯性地席地而坐,而付永旭却坚持站立。原来,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来到考古现场,出于尊重和严谨工作的需要,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不允许坐着观看。
因种种原因,我省考古专业人才较少,但此次桥山遗址发掘,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仍克服困难,派出考古部主任王明忠和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寿佳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共同发掘。当我们在分析桥山遗址发掘的价值时,不该忽略这对于我省考古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在互相的交流中,不仅提升了我省考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较好地锤炼其专业素养和品格情操。
白天现场发掘,晚上撰写工作日志。单调的生活中,严谨、辛苦的考古队员们也有着自己的乐趣:热情达观的考古队员们精心饲养着两只并不漂亮的顽皮土狗,工作之余,逗逗土狗,无疑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丰盛的美味佳肴在队员们手中戏法似地变出,红烧排骨、爆炒海白、清炒白菜……
品尝着简单却又可口的家常菜,与一群开朗敬业的考古工作者闲聊,在平淡中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也许就是这个春天里我最大的收获吧。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