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海口大事记
回顾海南建省25周年特别历程:1988海南新纪元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岳嵬 时间:2013-04-10 08:50:57 星期三

  最年轻省份

  25年前,当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寻求更深层次突破时,总设计师邓小平把目光投向南中国海。一句“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伟大断言,一举改变了海南岛孤悬海外、封闭落后的历史宿命。

  1988年4月26日,新中国第三十一个省份,也是唯一的特区省——海南省,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中挂牌成立。

  那一刻应当铭记——海南实现了历史上的两大超越:从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从封闭落后的国防前线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海南的发展如何早日“走在全国前列”?中国最大的特区清醒地认识到,第一要务是尝试政策的突破——在1988年4月1日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海南问题成为一个“热点”。海南比其他特区特在哪里?海南建省筹备组负责人梁湘精练地回答,海南比特区更“特”在三个“进出自由”,即资金进出自由、境外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基本自由。

  1988年8月1日,省政府正式公布“比特区还特”的政策,因为刚好有三十条而被简称为“三十条”。其中充分体现了“三个自由”,有些政策比国务院文件允许的还要开放,在全国独一无二。

  在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前后一年中,数以千计的国内外客商蜂拥而至。海南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

  尽管“三十条”在实施后的一个多月,即因宏观政策调整而迅速冷却,仍有学者认为,“三十条”使海南的政策优惠程度达到了“鼎盛”,它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其意义大于“三十条”的经济意义。这当中,既蕴含了海南发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跌跌撞撞,也反映了海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诉求。

  25年来,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才有了海南一次又一次续写开放高地的精彩。

  从落地签证到航权开放,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到三沙设市,从保税港区到离岛免税……今天的海南,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开放改革促进绿色崛起的道路。

  海纳百川

  十万人才过海峡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1988年,在驶向广东湛江的列车上,乘客要求列车员播放《请到天涯海角来》。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共同的目的地:一路向南,向南,直到海南。

  他们穿过高山大川,穿越中原大地,渡过琼州海峡,不约而同地涌向海南岛,几乎将海安和海口两个寂寞多年的港口挤爆。

  这样的高潮从1987年秋季持续到1988年夏天。这一壮举被称为“十万人才过海峡”。它的背后,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自由,开放,梦想”,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和摆脱旧体制的愿望在朦胧中觉醒,大特区建设的超前理念在他们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闯海人”,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永远的留在了海南发展的历史中。

  在这次中国当代史上最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35岁以下的占85%,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有近7000人,人才之集中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新思维、新创举、新点子,给后来的海南和从海南走出去的市场翘楚们,留下了最初的启迪。

  有人说“十万人才过海峡”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也有人说那是中国当代最大的一次行为艺术,十万人参与的行为艺术。不仅形成了独特的闯海文化,更完成了海南“经济黄埔军校”的使命,造就了一批经济创业人才。

  随着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碎,闯海潮中有人选择离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有人则选择坚守,成就各自事业,成为海南建设的中坚力量。

  经过25年艰难曲折探索,现在的海南,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步入青春花季,迎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而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精神,一直支撑着大特区前行!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