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省两地”战略正式确立前的1995年,海南经济增长速度滑落到4.3%。海南该向何处去?怎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道路?这个年轻特区的建设者们历经八年不懈探索,终于在1996年为特区辨明了航向。这一年,我省正式确定“一省两地”发展战略:把海南建设成为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此后,海南开足马力,开启了加速发展的新纪元。
述评
泡沫经济破灭
逆境中艰难探路
建省办经济特区后的8年间,海南的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
此前,以抑制全国房地产过热和控制货币投放量增长,消除通货膨胀为目的的宏观调控在全国展开。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的海南经济首当其冲,经济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场以“炒”为特征的房地产泡沫经济霎时破灭。
逆境中,特区建设者们开始反思:海南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弯路,海南该如何整合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早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中央便为海南的发展定了基调:要结合海南实际,探索自己的发展路数,不要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什么才是适合海南的发展路数?海南的优势在何处?围绕这些问题,海南全省上上下下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是贸易先行,还是房地产先导?是旅游为龙头,还是工业为驱动?什么才是海南优势所在?何处才是海南经济的着力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根据国际国内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分工的要求,建立能发挥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群体。海南要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实现优势,不能背离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的需求。
“海南最大的资源是环境资源,海南必须坚持生态立省,才能图发展。”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来海南工作时,经历了这场大讨论。他认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必须依托生态资源,突出资源优势,才能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1996年1月1日,“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在三亚亚龙湾举行。“9611”成为海南旅游的一个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海南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海南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当海南扛起全国度假休闲游的领军大旗时,海南的发展战略渐渐明晰。
一省两地
立足省情的发展路数
1995年海南发展大讨论凝聚海南各界人士的智慧,终于形成了海南发展思路的雏形。
1995年11月,省委主要领导召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及其他有关厅局和有关研究单位参加会议。会议主要是对已经过多次讨论并形成文稿的“九五”计划进行修改,特别是在如何确定海南的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产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引发的争论,进一步统一思想。
会上,在谈到对海南产业发展战略的想法时,大家一致认为,用15年的时间,可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沿海的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
1996年1月召开的省委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结论,正式提出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以农业为基础,加强和提高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加速发展第二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这个后来被简称为“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紧接着写入了1996年2月10日海南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省两地”明确了海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特色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新兴工业;可以凭借热带海岛,发展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可以充分依靠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可以发掘广阔而丰富的海洋资源,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基地。“一省两地”摆正了海南的位置,避免了与其他省、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也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战略明确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省两地’是海南建省以来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意义重大。”杨哲昆认为,“一省两地”明确了海南发展的思路,既是理论探索的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经济的快速发展立竿见影。一些新的工业增长点逐渐形成,化肥、啤酒、聚酯切片等一批在规模、技术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提高工业经济实力和经济质量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一批新的特色种养项目开始实施,冬季瓜菜、水果、畜产品等生产快速增长,粮食、橡胶、甘蔗等农产品的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一批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种养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抓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海南成为国内许多游客冬季首选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1996年,海南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保持5.2%的增长率,1997年增长率达到10.3%,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稳步回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度假休闲游
站在旅游金字塔塔尖
旅游业的发展更令人瞩目,1996年,全省定点旅游饭店接待旅游过夜者增长34.6%,1997年增长12%,其中国际游客分别增长3.4%和21.8%。
而在1996年“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领导表示,中国度假休闲游启动仪式之所以选择在海南三亚,正因为中国度假旅游才刚刚起步,只有海南的度假旅游产品能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海南是中国度假旅游金字塔的塔尖。
此前,中国第一家度假酒店亚龙湾凯莱度假酒店落户三亚。但当时谁也不敢设想:这家孤零零的度假酒店会将中国度假酒店业引向何方?凯莱酒店开业不久,国际顶级酒店管理集团洲际酒店集团也看上了海南这片热土,旗下亚龙湾假日度假酒店在2001年率先开业,国际知名连锁品牌酒店开始在亚龙湾集结抢滩。亚龙湾,开始成为国内度假休闲游的“黄金海岸”,中国度假酒店业开始向海南“看齐”。
“一省两地”战略强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地位显著提高。此后,旅游业一直是我省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有了“一省两地”战略的发展硕果,多年后,国际旅游岛战略应运而生。
2009年12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省两地”战略对旅游业的强调一脉相承,海南被定位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获得了一系列旅游业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和自然人文风景,成为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宝贵财富。在越来越明晰的特区发展航向上,九百万琼州儿女正谱写着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
1996年1月3日,海口城建史上的一座绿色丰碑————万绿园正式开园。
万绿园园区占地70多公顷,是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林式风景公园。(本报资料图片)
大事记
我省大规模实施房改
1996年,广大海南干部职工开始直面房改。
尽管从1989年起便已有一些试点,但绝大部分海南干部职工开始直面房改,掏钱买下自己之前几乎是免费居住的公房,是在1996年。这一年,全省各市县均出现了争相购买公有住房的高潮,许多市县已实现售房标准价向成本价过渡。当年,全省公房出售率已达75%。
从这一年起,单位福利分房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房改前,人们对住房的认识是:单位投资建房、福利分配、统包维修,个人只交象征性的租金。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政府投资建房越多,包袱越重,改革势在必行。
海南住房制度改革虽起步较晚,但步子很大,1996年便已进入综合配套推进阶段,很多方面后来居上,走在了全国前面。
亲历者说
“9611”开幕式流程脚本编写者冯祝昌:
海南是中国度假游的成功试验田
三亚市旅游委调研员冯祝昌在回忆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本报记者张谯星
“三亚旅游界从未承办过如此规模的活动,那是三亚的第一次,也是海南旅游的新纪元。”17年前亚龙湾广场上的那一场盛大活动,至今仍让冯祝昌记忆犹新。已是三亚市旅游委调研员的冯祝昌日前回想起当年的盛会,感慨万千。
1996年1月1日,“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在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广场举行,由此拉开海南乃至我国由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转型升级的序幕。当时,冯祝昌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他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开幕式流程编写脚本。
“要把主持词写好,把所有节目都串起来,每个节目的所用时间都精确到分钟。”冯祝昌说,这些在如今看来普通的“编剧”工作,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他全靠摸索和想象编写脚本,“好在开幕式进行得很顺利”。
那场开幕式给全国人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大海是大会的“动态背景”,当时少见的游艇在海面上激起层层海浪,成为经典画面。同时,会场上空滑翔机飞来飞去,让人无不感叹:这才是海阔天空,这才是休闲度假。
“大家对度假休闲没有什么概念,对发展这个市场其实心里也没底。”冯祝昌道出了当时面临的困难:在此之前,国人所谓的旅游,只不过是单纯的观光。国外先进的休闲度假旅游理念给中国传统旅游观念带来巨大冲击。虽然起步较晚,但旅游界已经决心要掀起一场改革。而海南被认为是中国最适合率先发展度假休闲游的地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海南在休闲度假旅游方面渐渐找到了方向,从2000年起,海南开始推出高尔夫游、自驾游等度假休闲新产品,并借助“非典无疫区”推出“健康岛”、“阳光岛”、“生态岛”等概念,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打出“度假休闲在海南”的品牌,赢得了中外游客的青睐。直至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已成为中国度假旅游的标杆。
“在国务院批准试办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中,现在亚龙湾是名气最大的、发展最好的。”在冯祝昌看来,“9611”给了海南旅游一次绝佳的提升自我品质的机会,“国家在海南开垦了度假旅游的试验田,事实证明,海南没有辜负厚望,正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海南词典
全国首张银行IC卡
1996年元月8日,海南省作为国家金卡工程IC卡的试点,完成了海南省银行IC卡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可以跨行使用的、统一标准的银行IC卡,它标志着智能IC卡在中国金融方面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10报警台开通
1996年12月20日,海南城乡110和海上110报警服务台同时开通。
自1996年开通以来,110相继开通了短信报警、彩信报警、传真报警等多种报警形式,2006年春节前,海口又在全省率先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并于2007年1月11日开通网上报警系统,成为一个多渠道、全方位的报警平台。
老镜头
第十八号台风袭琼造成一百三十七人死亡
1996年的第18号台风以其来势凶猛、停留时间长、造成损失大而令人记忆深刻。
从1996年9月19日起至22日,台风袭击全省14个市县、244个乡镇、10133个村庄。进水城镇29个,受灾人口298.08万人,死亡137人,房屋受损或倒塌7.1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16万公顷,全省直接经济损失43亿多元。在全省人民的奋起抗击下,“9618”带来的影响很快消弭,生产生活秩序得到了迅速恢复。(本报资料图片)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