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没有足够的资金为留守儿童建幼儿园,现在有了幼儿园又找不到老师
专家建议制定“国家待遇标准”,并加强幼师培训,解决岗位缺人难题
4月18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中心幼儿园正式开园。孩子们在用有当地特色的多用途玩具做游戏。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
“这就是幼儿园呀?”4岁的小韦宁背着书包站在幼儿园门口,不敢跨入大门,又忍不住张望院子里的彩色滑梯、绿色的楼房。4月18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中心幼儿园正式开园。韦宁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小朋友们玩着跷跷板,一高一低间,孩子们兴奋地喊着,他们第一次有了力学的认识。
不远处,翁家周默默地看着孩子们的笑容,眼中有些湿润,他是国家级贫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历时2年多的努力,终于让孩子们有幼儿园了。”翁家周此前在卫生局负责医改,调入教育系统后,总想有一番作为,他将目光聚焦到学龄前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修建幼儿园,有钱也不知道幼儿园该建成什么样,有了幼儿园又找不到幼师。”聊起早年调研的发现,他唯有一声叹息。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贡川乡的标识。一年前,韦宁到了入园的年龄,可这里没有幼儿园,父母在城里打工,只有外婆每天带她,“吃好、穿好,就可以了。”这是乡里面大部分带孩子老人的共识。老人们的子女都在城里打工,无力将孩子带到大城市,留在农村孩子又无法接受正确的早期教育。贡川乡0~6岁的儿童1695人,能接受早期教育的567人,未接受过早期教育的1128人。
而今,“手牵手”支援项目帮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修建了符合儿童友好标准的幼儿园,而摆在翁家周面前的难题是到哪里找到更多的合格幼师。
“每个月1050元,没有三险,没有编制,工作挺辛苦的。”4月17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中心幼儿园里,23岁的韦碧影这样描述自己的幼教工作,她此前在广东佛山当幼师,“结婚了,就必须回来工作,没编制、低待遇可以忍受,但希望有保险。”
同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辖区内的龙岩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园,园长兼教师梁艺馨30岁,2005年幼师毕业后只当了一年幼师,“幼儿园倒闭后,我就应聘成为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员。”1年半前,姐姐告诉她,“镇上的幼儿园校车没有了,乡里、村里的孩子因路远上不了幼儿园了。”她辞职,用家里的房子办起了幼儿园,“教师工资每个月1500元,可是好的老师留不住,高工资我们也拿不出。现在我身兼教师和保育员两个职务,厨师和另外两个幼师都是通过亲戚关系留住的。”
“现在无论是在公办园等编制的,还是在民办园工作的,都觉得没有身份认同感。” 梁艺馨说。
相关链接:
国际不打小孩日:看外国家长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海南省教育厅:进一步提高高校档案工作水平
海口“教育示范镇” 学生住校不花一分钱
教育微新闻:让人费解的“神题”
教育时评:大学生作弊 伤了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