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心中的橡胶“专家”(图片由赵红亮提供)。
海口网5月6日消息(记者王玲)作为一名海南大学的教师,他完全可以过着很小资的生活,然而,他却选择走到乡下,做农民的使者;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自己的肩膀为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他孜孜不倦地做着善事,不为别的,只是担心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不能及时赶到。他就是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赵红亮。
做村民和专家之间的“媒人”
5月2日下午3点,记者在海南大学社科楼见到了赵红亮,他刚接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高主任的电话,在检测完他从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牙河管区力乐村带回来的橡胶叶、橡胶根部土壤和烂掉的橡胶根以后,高主任确认,力乐村大面积的橡胶都患了白粉病,只要把硫磺粉科学配置喷洒到橡胶叶子上就可以治愈了。
原来,“五一”假期以前,力乐村村民发现橡胶叶子开始变黄,长不大就脱落了,他们只认识赵红亮这个“专家”,就希望他过去看看。赵红亮从村子里取了橡胶样本后,马不停蹄地跑到儋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找真正的农作物专家查找病因。
“橡胶是海南农村人的摇钱树,他们对橡胶树的关注非同寻常,因为只有橡胶赚了钱才能供孩子读书。”赵红亮自知他不是专家,但他愿意做村民与专家之间的“媒人”,并乐此不疲,就在当“媒人”的过程中,他也渐渐成了半个橡胶专家。
“盲点区”的人们需要帮助
“这么多年,我发现很多‘盲点区’。打个比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热带作物学院的专家们一直都致力于海南农作物的研究,可以说,在海南,‘凡有热作处,就有两院人’,但即便这样,还是会有个别村庄的农作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农民找不到专家帮忙,专家也不知道他们的需要,而我,就是他们之间的‘媒人’。”赵红亮说,很多人都问他,是什么动力让他不知疲惫地去帮助别人,他说,因为他总感觉身边有很多“盲点区”,一旦遇到困难,如果他不去帮助这些“盲点区”的人们,就不会有人去帮助他们了。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救世主,但救世主传下的精神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有人传下去。”在赵红亮看来,只要把平时上网、聊天、逛街的时间省下来,还是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的。
做福利院老人的聆听者
“过完‘五一’,儋州市福利院的党月妹就要去新家了,为了庆祝她开始新的生活,在养父母接她走的时候,我一定要去送她。”赵红亮说,他与儋州市福利院接触11年了,党月妹今年11岁,他是看着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长大的,即使他能做的很有限,但他这个“红亮哥哥”也必须去为“妹妹”送行。
“很多海南老人说话我只能听懂一部分,但即便这样,我也会静静地听他们说话,他们太孤独了。”赵红亮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都不再缺吃少穿,他们需要的是人性的温情和关怀。
送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和记忆;按摩,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来说,就是温暖的传递;长时间耐心地倾听,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就是他们感受存在的最独特方式。赵红亮正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向福利院的人们传递着温情与关爱。
相关链接
做善事不是违法犯罪的借口
中1767万大部分回乡建学校 称买彩票只为做善事
贩婴集团跨省拐卖14儿童 主犯当庭辩解是做善事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娶了“楼兰姑娘”想做更多善事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