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现场出现的锥形木桩对称分布,具体何用?是待解之谜。 记者 黄一冰 摄
工人顶着烈日挖掘清理。 记者 黄一冰摄
海口网5月14日消息(记者谢大强)经过连续6天的发掘,昨天(13日)上午,掩埋地下的丘浚墓享殿遗址终于展露真容。省文物考古专家初步确定,遗址建筑建设年代为明清时期。
遗址建筑年代显现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享殿遗址呈长方形,四周对称分布有柱矗石,有的柱矗石之间由地伏石完整衔接,有的地伏石已不复存在,柱矗石上方均为圆形,有的中间还有方形的孔,下方均为方形,这些石料做工都较细致。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出土的柱矗石外形看,显得圆实丰满,应为明代建筑风格,而清代的柱矗石就显得瘦长些。
文物考古专家介绍,整个享殿遗址坐南朝北,面阔五间,长约20米,进深三间,宽约8米,占地约150平方米左右。处于正中位置的为明间,两侧是次间,最外侧的两间为梢间。挖掘出来的这部分为享殿的明间,两边的次间下一步再发掘。记者见明间地面均铺设有陶制的地砖,但大部分都已破碎,专家称之前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很多瓦片,也几乎没有发现完整的一片。他据此分析,可能为上面建筑物倒塌或某些外力原因所致,将地砖压碎。
建筑展现古人智慧
记者现场注意到,在明间地砖上还有几处留有不规则的石头,有的地方还裸露出钢筋混凝土,有多处地砖间还裸露出距地砖10多厘米高不等的锥形木桩,这些木桩上尖中粗。市文物局现场负责人表示,此处至少进行过3次的建筑施工,遗留地砖上的石头应为建设牌坊时在地下埋设的基料垫石,而钢筋混凝土应为建设墓冢围墙时所建。至于这些裸露出来的锥形木桩,暂不确定它的用途,可能为出于某种保护所埋设。为防止对在砖原貌进行破坏,暂不对它们进行清移。
在明间东面的一条地伏石外围,地面显得很平整且坚硬,并有夯筑的痕迹。文物专家介绍,此处为夯土,因土中添加了燃烧过的贝壳粉,相当于现代的石灰粉,所以显得坚硬,足可见古人的智慧。
记者在丘浚墓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规划图中看到,原牌坊处的位置标示为:“拟建享殿遗址展示区,待遗址清理出土后进行设计。”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享殿遗址将原址保护,拟建的遗址展示区将确保市民和游客能形象直观地观赏。
相关链接
丘浚墓享殿遗址正式发掘 海口市民将通过可视玻璃观赏
丘浚墓修缮工程进展顺利 海口市将对牌坊考古挖掘
海口保护丘浚墓工程今年竣工投入使用
修缮工程开工 海口丘浚墓将改建开放式文化公园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