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在参加初赛。市一中供图
海口网5月29日消息(记者 谢舒)“你擅长哪一块?”“要不到时我主攻历史,你负责文学部分”。27日下午,海口市一中阅读室内,5个初二学生正在排兵布阵、商量对策。他们即将作为海南惟一的一支学生代表队参加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全国其他31支代表队进行最后角逐。
国家级规范汉字一中被选为分赛区
当今,电脑普及,人们汉字书写能力逐渐下降,不少人都有在电脑上敲得顺溜、但回归纸笔却写不出来的经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比赛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通过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及外籍学生中优选出32支代表队参赛,最终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海口市一中作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被大会选为分赛区25日进行了初赛。
海口一中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初中部语文科组长郭梅婷介绍,每一节新课,都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字词听写,巩固汉字基础知识。
脱颖而出源于广博的涉猎面和阅读量
在这次汉字听写初赛中,出现了许多连老师都觉得头大、认不全的生僻字、词,但还是有学生准确无误地写了出来。最终,5位学生从500人的初赛到几十人的优中选优再到14人的加时赛中脱颖而出。他们获胜的一大秘诀就是平时广泛涉猎积累,不但要有好记忆还要有好的阅读量和阅读习惯。
比赛中由老师读出一个词或字,然后进行解释,学生听完后在答题卡上写下答案。加时赛中,听写的词语中出现了一个“髫年”,即童年。这个连老师看了都觉得生僻的词有学生居然准确地写下了。写出这个词的学生叫林箐,她是这次选拔赛的第一名。她说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平时对语言文字很感兴趣。曾经很痴迷用于描述年龄的花信之年、耄耋之年、而立之年等词语,经常查古籍、上网搜索,而这之中就有“髫年”。她涉及广泛,千字的词典她看了几百页,仍在持续翻阅。
5位优秀者之一、初二(2)班的陈薇说,一些不常用的字词可能会在古装剧里出现。比如这次选拔赛中的“璎珞”一词就是在一部古装剧中她看到并记下的。
形象教学记忆深 字词背后有故事
追逐个性化,不机械性死记是一中初二备课组长文瑞芳老师在教学中所奉行的。“很多学生容易弄错‘衤’和‘礻’字旁,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是‘一点’还是‘两点’”。她告诉学生:“‘衤’是‘衣字旁’,只要跟‘衣’有关的都是‘两点’,每件衣服都有两个‘衣襟’”。课堂上她让学生翻看自己的“衣襟”加深印象。“而‘礻’一般与‘祈祷’、‘祭拜’一类有关,通常祈祷、祭拜、祝福都是双手‘合十’,由此并为了‘一点’。”
郭梅婷老师说,学校教学不能只着眼于常用字,一些不常出现的字词不代表就没用。比如,北方烙饼用的平底锅叫“饼铛”;“不辨菽麦”的“菽”,不少学生误以为是“薯”;“弄(lòng)堂,常被人读作nòng堂”。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这提醒老师在教学上所涉及的面要广,学生才能获益丰厚。
积极应战 找回渐失的文化
刚刚获得总决赛资格的5位同学们还有一个来月就要奔赴中央电视台再上新战场了,老师们正在紧急为学生制定参赛计划。包括扩大学生阅读面、加重汉字的识字量和准确率;汉字本身有常用字、次常用字、生僻字,将逐层推进,在复习中不断强化。
师生们满怀希望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人们把正在丢失的汉字读写传统找回来。正如郭梅婷老师所说,学校是名正言顺督促、要求学生学习字词基础知识的地方,但考试时对字词量的要求较窄,就几千个字词,举办推广比赛要求学生要广泛学好中国汉字,对普及汉字大有益处。通过教育和推广活动相结合,形成一种学习汉字的热潮。林箐同学说,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希望通过参赛,我们这一代人能为汉字的传承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海口一中初中部招55名艺体特长生 8日报名止
《中国榜样:永远的雷锋》神州行活动走进海口一中
海口一中“周四大讲堂”拓展素质教育视野
海口一中职生勇救2名落水者身亡 追授全省荣誉称号
一中教师2011暑期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