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海神传说大庙之海口天后宫 历经劫难终完好
来源: 海口晚报 作者:彭桐 时间:2013-06-21 10:54:57 星期五

 
妈祖画像  海口晚报记者记者 彭桐 摄


天后宫传人查看庙内古碑。海口晚报记者记者 彭桐 摄


海口天后宫 海口晚报记者记者 彭桐 摄

  海南海神崇拜普遍,无论过去或现在的海边村庄,都有庙供奉着本地或外来海神。伴随着敬拜海神传统风俗流传的,是在民间不断衍生的神话故事。20日,报刊拾遗海口乡间古文化小组,由海南省南海文化影像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李荣带队,探访了处在中山横巷老居民区旁的海口天后宫。老海口人心中永远的大庙,700多年来执着传承千年的妈祖文化令人震撼,而始终与动人传说结缘的妈祖,作为海上的和平女神对海口的古今影响更让人折服。

  海上女神  指引舟楫化凶吉

  一提大庙,上了年纪的老海口人顿时眉飞色舞,径直将你带到天后宫看庙里正供奉的神。这神便是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封为“和平女神”世界各地都信奉的中国妈祖。众多的史书记载了妈祖的生死,而更多的书籍详记她羽化成仙,无数版本的传说从她降生至今从未间断。

  妈祖实为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出生福建莆田湄洲岛。她从小善泳,10多岁时随船出海,遇台风船翻,她奋不顾身救起父亲,找回哥哥尸体,此事引人关注。后来,她常在海上帮助遇险渔民,为周边渔民做了很多好事。但她在28岁时染重病去世,人们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就在岛上建了祀庙。

  相传她出生时雷声轰隆,地变紫,有祥光异香,至满月也不啼不哭,故取名为默。传说她5岁能诵经文,7岁通圣贤经典,9岁习佛典《金刚经》,12岁得玄妙秘术,15岁知深奥医学和海上救难本领,在家古井得铜符,可洞查水妖。她习水性,识潮音,能乘席渡海,“化木附舟”,还会看星象,预知休咎事。善解除病瘟,救民于水火,除暴安良,收伏恶怪。在一次次救助海难中,曾高举火把,点燃自家屋舍,为迷途商船导航。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或为红衣女伫立云头,或化作彩鸟彩蝶指引,让商旅舟楫逢凶化吉。

  林默的本为“通贤灵女庙”,后被宋徽宗赐以“顺济”,到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不少赐额传说是因助朝廷运粮船队脱险,列皇封赐其爵位由“夫人”而“圣妃”、“天妃”至“天后”,一跃成为国家神,为国家祭祀三大神明(黄帝、孔子和妈祖),其庙宇已遍布世界各地。其有默娘、神女、灵女等许多名称,妈祖是闽南方言中的尊称,“妈”表示对女性长者或德高望重女性的最高尊称,妈祖未婚而加封为妃,是基于古代天神信仰,即同嫁于天,故为天妃。

  海口大庙   历经劫难终完好

  如今夹在中山路和义兴街商铺与居民楼间的海口天后宫,原在古城城门外、护城河边的一个十字村巷口,后来拆城铺路,现中山路原叫大街,紧临该街的天后宫便叫做大庙。史载该庙建于元初期,距今有700多年历史,为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最早名为天妃庙,后称天后庙,最后又由政府改名为天后宫,而附近的居民则一直习惯称其大庙,如今庙内两块不同年代的古石碑分别刻有“天妃庙”、“大庙”。

  明清和民国的海南地方志几乎都有此庙商人修建和妈祖封号等相关方面大篇幅记载。抬头仰望主殿右侧如风帆一样隆起的山墙,可见屋脊上琉璃饰物和屋顶一方墩上镌刻的“咸丰十年”字样。天后宫遭侵琼日军飞机轰炸和文革时期“破四旧”,多次遭受严重破坏,已难见有前后庭和两侧厢房的昔日壮观与辉煌。

  今年春节前,政府出资修建了街边石门,目前已选定福建技工,准备进行历史上第三次“如旧”大修。经市文物局批准,本报探访组得以通过长期上锁的窄长院门,进入空闲多年的主殿参观。虽有做过几年仓库等受损痕迹,但整体格局没变,墙角与横梁的飞檐走壁间,依然可见当年建筑的恢宏气势,其中主梁上涂金木雕仍金光闪耀,那些草枝形纹饰、神兽和海洋生物雕塑,多数完好,生动活泼。看到几个嵌入墙体和铺埋地上文字残缺的古碑,记者禁不住为神庙历经劫难唏嘘,也为妈祖文化在海南源远流长慨叹。

  妈祖信仰    神圣地位不可摇

  该庙自出现后,渔民、商人来敬香祈福络绎不绝,香火之旺冠于全岛,明嘉靖《琼州府志》写到:“今渡海往来者,官必告庙行礼,而民必祭卜方行”。因其风水地理位置优越,本身就是个防潮避风之福地,故信徒之广无与伦比。

  相传此处妈祖显灵很具体的例子,除了民国时期一天,妈祖扮贵妇救人,神像衣湿,由管理员代付车夫车费,还有解放后一对结婚多年夫妇,因求助妈祖果然如愿得子,便在当年妈祖诞辰纪念日捐献一台海南戏答谢。

  近两年盛传的是,2010年央视在骑楼老街拍摄《我们的节日、元宵———中华长歌行》,万事俱备却遇连绵雨天,经附近居民提议,心急如焚的女导演拜会天后宫,燃爆竹送香火费,并将庙巷也挂上彩旗灯笼,希望妈祖帮助,当天下午便雨过天晴,当时守庙的几位阿婆就说“心诚则灵”。

  更让记者好奇的是天后宫的一代代守望者。天后宫第三代传人吴进隆说,他爷爷一直义务管理此庙,后由他母亲打理,其今年89岁的母亲李爱梅和吴玉换、李益凤等几位阿婆已守护庙40多年。

  吴进隆说,至今每年除了在天后圣母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和升天忌日(九月初九),还在正月、七月等举行近10次大型祈福活动,“妈祖信俗在游神、演戏中扎根、传播,很多华侨年年参加,真是海内外一炉香!”

  从进院门到神像前,读着“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圣德配天慈航普渡,母仪圣后福泽万民”等对联,欣赏着凤冠慈目的妈祖雕像及其面前的千里眼、顺风耳和金童玉女群像,回想着1929年春香港琼籍商人周文治还愿报德妈祖而筹建的钟楼,记者似乎明白,人们在向心中偶像妈祖祈求消灾赐福,心灵在信奉中净化,也是在传递勤劳、勇敢、积极的精神,弘扬妈祖本身的和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忠、孝、义。信仰的力量胜过说教,是妈祖的精神魅力,奠定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也使其庙宇香火兴盛不衰。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