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琼崖评论》创刊号。 杜颖 摄
1948年创刊的《建党》期刊。琼海市档案馆提供 武威 摄
《琼崖红旗》是琼崖特委1930年7月创办的机关报,至1932年共出版15期。记者 杜颖
解密琼崖红色档案
一份份诞生于烽火年代的琼崖红色期刊,注定了其命运的飘泊辗转。
近日,海南省档案馆展出了一系列珍贵的红色档案。包括《新琼崖评论》创刊号等在内的红色历史期刊,吸引了众多关注琼崖革命历史进程的追寻者的目光。时值建党92周年之际,那些曾经激浪长河的红色期刊,敲打社会民心,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在琼崖的传播,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琼崖革命力挽狂澜的风雨岁月。
红色七月,《海南周刊》陆续推出解密“琼崖红色档案”系列专题,敬请关注。
为琼崖革命呐喊
五四运动后,琼崖出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潮流,徐成章等在琼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先后创办了一批进步报刊。1920年,徐成章回琼与冯平、王器民等在海口筹办《琼岛日报》和《琼崖旬报》。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琼崖旬报》办了3年,即被军阀邓本殷查禁而停刊,但在群众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1923年下半年,邓本殷下令取缔学生运动,强迫解散琼崖学联,许多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青年,抱着追求革命真理的目的,纷纷离琼北上寻求发展。
1924年,在穗求学的杨善集、洪剑雄等琼籍青年,以“改造社会”为宗旨成立“海外品学观摩会”,出版会刊《觉觉》杂志,此后,杨善集又和徐成章、周士第、洪剑雄等组织琼崖少年同志会,创办《新琼崖评论》等,在琼崖广大青年中有效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国民革命思想。
同时期,莫同融、柯嘉予等,在北京组织琼岛魂社,创办《琼岛魂》杂志;王文明、叶文龙等在上海组织琼崖青年社,创办《琼崖新青年》。
抗战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在领导琼崖根据地军民进行艰苦卓绝军事斗争的同时,坚持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和斗争,除1939年至1942年间创办《抗日新闻》、《琼崖时报》、《新琼崖报》等报纸之外,1939年7至8月间,独立总队主办了《战斗生活》刊物,祝菊芬、罗文洪、吴乾鹏、李英敏等前后担任主编;1942年2月创办了《军政杂志》,江田、罗文洪任主编,共出版了两期,每期约100份;1941年春天至秋天,《抗日新闻》还出版了一个小刊物《大家看》。到解放战争时期,琼崖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大力发展解放区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了《建党》杂志等。
“革命好似火车头一样,沿着必然的路线行上来了,有人设法阻止他,或祈祷他不要来的,自然是昏庸的妄想,而让他漫无纪律地展开来的,便是危险的窟藏。中国的现状,不独是酝酿革命的酒精,更是滋长革命的沃土。看呵,中国遍地是污泥,遍地就印出了革命的痕迹!”
这是《新琼崖评论》发刊辞中富于激情的开篇第一段,清晰的笔墨显印在大大的“新琼崖评论”刊头的右下方。这本由6页纸油墨印刷而成的刊物,于1924年1月1日正式诞生,历经风雨沧桑,在海南省档案馆保存至今的共有30期。
海南省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副处长陈继齐认为,这本刊物在当时的意义,也正如发刊辞中所说,“它是我们琼崖革命的青年的宣传机关,我们要将革命的潮水涌入琼崖,洗去琼崖人民的悲痛与耻辱,同时要将琼崖人民的惨状,显示在全国国民的面前,促成全国被压迫人民的大联合,我们要藉它作琼崖革命的号筒,呼出一班革命的群众,我们要藉它作武器,攻击一切伪革命的以及反革命的行动。”
多年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的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对这套期刊有着特别的感情。1982年,他托朋友从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将期刊复印出来交由省档案馆保存。“此后没过几年,对珍贵文史资料的复印,已经变成是非常难的事了。”
记者翻阅《新琼崖评论》的30期期刊时,发现大量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观点载于其中。在《新琼崖评论》第1期《国民党改组与琼崖革命运动》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革命的意义是全体的同时也是联合的”,“必须联合全国被压迫的青年工人、农民、学生都加入革命的战线。”
在第25期《我们两个最重要的工作》曾指出,“新琼崖评论半月刊”是主张国民革命,对外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对内推翻封建军阀。《新琼崖评论》第26期《勇敢的琼崖农民》一文中提出,“农民、工人、学生、小商人是被压迫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介绍了中国国民党改组的情况,指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新琼崖评论》在第27、28期合刊《中山先生遗嘱,指出我们的道路》一文中提出:中国人民痛苦的根源是“国际帝国主义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种种的侵略,及其工具———国内一切军阀和买办阶级———种种的摧残压迫”。
成为宣扬新思潮阵地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处长赖永生指出,《新琼崖评论》主张的观点鲜明,在当时也成为了反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阵地。
根据党史资料,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受到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主张闭门读书,“实业救国、“良心救国”,反对参加革命斗争,形成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针对这种思潮,杨善集在《觉觉》第二期上发表了《品学与政治》一文,批判了那种脱离政治、脱离现实之争,空谈品学修养的错误倾向,阐明了读书与政治、读书与救国之间的关系,指出读书是为了革命,为了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
文章发表后,在上海南方大学读书的琼崖青年陈骏业(海南琼东县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后叛变投敌,1942年病死于白沙县)表示不认同,他认为,现在社会污浊,知识青年不应该参与政治。“决不可以吾身之察察,而投于物之汶汶”,“切不可染政治万能之迷毒,被其卷入漩涡。”同时提出储蓄个人的品学,巩固社会的团体,扫除恶浊的政治,组织团体的行政等改良社会的主张。
为此,杨善集在《新琼崖评论》上连续发表文章,针对其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杨善集指出:“社会上的一切人及其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政治,也无法逃脱政治,一切社会团体都属于一种政治机关,从事社会活动的“优秀分子”都是政治家,他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品学修养是个人品格和学问修养。品学修养的目的是“预备出来做社会运动”,“而使政治澄清,社会进化”,其根本途径是“开展平民政治运动”,以实现“民族独立,政治经济独立,打倒军阀,打倒外国资本家帝国主义者的民主政治”。对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批判,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赖永生认为,《新琼崖评论》等革命期刊,将马克思主义在琼崖青年和人民群众中进行传播,冲破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的束缚,给人们提供了改造社会的科学理论根据和革命行动的指南,在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