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寒村的特色民居。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什寒村坐落在我省中部高海拔山林中,山青水秀,风景旖旎。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什寒村两位苗家妇女在交流黎锦编织技艺。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什寒村首家“奔格内”开始营业,骑行爱好者成为首批客人。海南日报记者 于伟慧摄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由于海拔较高,天气寒冷、地理位置封闭,曾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里排名居后的乡镇中最落后的一个村委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属于“贫困中的贫困”。
封闭的村庄,却不乏执着的追求。数十年来,村干部带着村民不懈摸索,历经一次次失败,却没有磨灭摆脱贫困的信念。
如今,在琼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什寒古寨走出的“奔格内(来这里)”发展模式,让深藏闺中的古寨破茧而出,独特的高山美景、动人的黎苗风情,醉了八方游客,富了当地群众,村民年人均收入翻番,达到5302元。
“奔格内”,究竟是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深山,探访了什寒古寨的圆梦之路。
小村“高处不胜寒”
低温潮湿,种植被“卡”,放牧受挫
黎母山一脉连绵的群山中,有一处叫割菜岭的峰峦,海拔高达1025米,苗族群众喊它“东拜呗”。青山环抱着一个古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历史上被称为“打寒”,只因什寒村地处高丘森林环抱之中,傍晚、早晨,以及冬季的寒冷都比其他村落要来得早,也因此又有“早寒”的叫法。
什寒之美,数十年深藏闺中。山青水秀,云雾缭绕。去过那里的驴友,将其称之为“天上什寒”。
但因为冷,什寒村民的谋生之路坎坷。
较高的海拔,让什寒村的土地对很多作物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排斥”。红毛镇镇长曾海丽说,什寒过去种过很多经济作物,种槟榔,槟榔结出的果子只有小拇指肚那么大;种过桑树,桑叶却发育不良;尝试着种葡萄,结出的葡萄却非常酸涩,传统的种植在这里几乎像是被“卡”住了。
潮湿寒冷对村里的茅草房影响很大。茅草3年换一次,赶上阴冷潮湿的季节,茅草烂得很快;1个月见不到阳光,屋子里靠泥巴抹起来的墙壁,也变得湿漉漉的松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派人上山来指导村里人烧砖烧瓦,苗族村民李文进带着村民不辞辛苦到山下买来石灰,一担一担肩挑上山。李文进家就是70年代初盖起的瓦房。
为了解决村民生计问题,上世纪60年代,原本属于村中生产队的牛被分到各家,成为乡亲的主要经济来源。李文进说,那时他家里养了差不多50头牛,都放养在后山,山岭的坡地多,地烧过1个多月,嫩草就长了出来,牛自己吃草,不用操太多的心,傍晚去坡上大嗓门一喊,黄牛听见一个个地跟回来。
“70年代初卖一头牛100块钱,村里谁家的茅草房破了,要赶着盖新房,卖牛就能换钱,盖个新瓦房才400块。”于是,什寒成了山岭众村落间最早开始盖瓦房的村子。“不靠经济作物靠养牛能盖新房,山脚下的那些外村人都羡慕极了。”李文进说。
可好日子没有如村民预料的那样一直持续下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省里开始封山育林,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域实施退耕还林,什寒村的原始养牛产业遭受巨大打击。
林子渐渐长了起来,草坡变成了密集的树林,可牛群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养牛,村民们靠什么生活?”村民李政富说,失去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什寒村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