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苗共居闭塞偏远
姑娘嫁入,曾用3个小时从红毛镇爬进村
一抹阳光打在脸上,苗族汉子李政富的眼睛被刺得睁不开。穿着厚衣、带着草帽向大山脚下走去,开始一天的劳作。6月底,正是他整年中最忙碌的一季,家中5亩早造的稻子有收成了。
李政富是这个寨子里苗家最有威望的人。他告诉记者,割菜岭有4条溪水流经什寒,史称什寒水,溪水出红毛镇毛西村汇入五指山大水,再并入什运河,成为昌化江的源头。
什寒村闭塞偏远,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村民由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福门村迁来此定居。
90岁的苗村老人李元光拿出了一个泛黄的小册子给记者看,记录着苗村迁居史。“1951年10月12日,正月初四,李寅俊家4人、李寅满家5人、蒋云财家8人……一共67人。”“这是当年准备迁居前,黎族领袖王国兴让我统计的人数。”将这些交给王国兴后的1952年1月,李元光带着苗族村民从五指山毛阳迁居到了什寒,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听说这边山货多、猎物多。”
1952年的黎苗合居,是村子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黎苗共生息成为什寒村最完整的人居特征,他们一起开始了新生活。
如今什寒村委会下辖4个自然村,冲沙、什托、元也和苗村。
说到什寒村的偏远,村民黄秋梅说起自己的故事。1996年,家住五指山市冲山镇(现为通什镇)的黄秋梅要嫁给什寒村的小伙子王国敏。她没有想到前往夫家的路会那样难走。“通往什寒村的山路很陡,我几乎是爬着上来的。”黄秋梅记忆深刻,当时她用了3个多小时,才从红毛镇爬到家,看到的却是一幅“原始社会”的景象。“村里多数人的房子都是破旧的瓦房,还有茅草屋,自己家的房子就是危房,村里不通电,一入夜,山气的寒冷侵袭而来,心里也跟着发冷。”
20年苦苦寻找出路
种胶无收成,养殖销路难
20年来,什寒村人想过不少办法,一直在苦苦寻找出路。
什寒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康带着记者走到环村路旁的土坡上,“你看这路边的橡胶树,这么细,这是16年前种下的,别的村出胶水卖钱,我们也想靠橡胶赚钱,可气温寒冷,辛辛苦苦的劳动,橡胶树长不大,更谈不上割胶,心血都白费了。”
眼见着一棵棵如同8岁小孩子胳膊一般细的橡胶树,很难想象到,这是村民灌溉了16年的成果,要收割胶水,真的是遥遥无期。
苗村村民小组长蒋正安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橡胶苗1.1元一株,他咬咬牙买了1000株,那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孩子下山读书的学费都要靠这橡胶苗来换。可是春天种下去,到了冬天,橡胶苗枯瘦无比,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橡胶树都倒到泥地里了。蒋正安说起这事眼圈红了。他说,那时总觉得是自己的错,没能力让橡胶苗长好。
蒋正安想过,种植不行就搞养殖,他和村里人搞过一些规模化养鹅,可是因为山路难走,鹅养出来了销路又成了难题。山下的村子也都在养鹅,人家不愿意爬山涉水的来什寒收购,没有公路,上来一趟成本太高。“家里的鹅越来越大,偶尔零星的才能卖出几只,喂鹅的料都供不起了。”村民李文进为了养鹅,还想办法在村里的路旁撒了不少草种子,可吃草的鹅干瘦干瘦的,李文进愁得眉头紧锁。
什寒村人种来养去,挨过了多少次没有收获的付出,最后剩下的只有水稻和中药材益智。在别村种二造、三造水稻时,什寒村人种田却只能种一造。“早造1亩只有800斤产量,跟山脚下的村子比,产量少4成,二造产量骤降得厉害,只有四五百斤,赶上台风雨水多甚至颗粒无收。粮食除家里人吃,还要喂猪,养点鸡,维持生活,想赚钱太难啦。”李文进说。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