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琼崖货币之战:不见硝烟的金融战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胡续发 时间:2013-07-08 10:35:32 星期一

  1942年琼崖东北区政府在琼崖抗日根据地印的国币代用券。 图片由海口市档案馆提供

  琼崖东北区政府印发的钱币。 图片由海口市档案馆提供

  1949年,琼崖临时民主(人民)政府面额五分的光银代用券。 图片由海口市档案馆提供

  在革命战争年代,敌我斗争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还在没有硝烟的金融领域。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中共领导建立的琼崖根据地没有设立银行,但根据琼崖革命斗争的需要,曾发行过多种货币,在革命政权区域内部流通。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次展览上,海口市档案馆公开了一张由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制作的光洋代用券。梳理琼崖共产党人开展的货币发行工作,我们试图带领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琼崖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

  椰树、船舶、犁田、冯白驹签名及其头像……在海口市档案馆,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一张特别的货币,尽管它的设计工整、美观大方,有点田园农耕图的味道,但还是无法掩饰这张货币所处的峥嵘岁月。

  从最早发行的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到西区专署光洋辅币,再到大众合作社光洋代用券,货币承载了琼崖共产党人和根据地群众太多希望,在同敌人的斗争中保证了琼崖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夺取革命胜利立下了功劳。

  最早发行代用券

  那个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注定了琼崖货币之战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冲锋陷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琼崖革命根据地财政困难,敌伪币流通肆虐,掠夺着人民的财产。为了稳定根据地的金融物价,琼崖共产党人开始在根据地发行自己的货币。

  1942年,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发行了约20万元的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1元代用券兑换光洋1元,在根据地与光洋一样流通使用。这是共产党人在琼崖地区最早发行的一种货币。代用券面额1元,版面横排长方形。

  代用券正面用蓝色油墨印刷,上端中间印有“琼崖东北区政府”7个字,其下印有“代用券”3个字,票面中央是一对黎族男女在田间劳动的图案,下边印有“凭券在琼崖区兑换国币”10个小字及“民国三十一年印行”8个小字,图案左侧印有“壹元”2个大字,右侧有琼崖特委书记、琼崖独立总队总队长、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主席冯白驹的签名,票面四角还印有“壹”字,左右两边壹字上下之间还印有稻穗花纹。

  钞票背面用红色油墨印刷,票面正中印有椰树风光和船舶,图案下边印有拉丁文“ON EYV AN”,意思是“壹元”,左侧印有“1”字,嵌在梅花图案中,右侧印有冯白驹的头像,四周用波浪形线边围绕。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宣教处处长游宪军认为,由于条件限制,印币用纸薄而且粗糙,但印刷质量在当时应该不算差。

  钞票是由东北区政府民政科长吴乾鹏设计并制版的。代用券印刷是在物资与技术条件极端困难与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的。据当时东北区政府财政科长詹力之回忆:“吴乾鹏把图案刻上木板后,交给财政科印刷。为了避免敌人的袭击,我们买了一条木帆船,到了晚上把船开到海边,白天把船开进琼山演丰海边的红树林里藏起来,防止敌人察觉。代用券就是在这条船上印刷的。”

  当年,抗日民主政府曾计划发行代用券40万张,但是由于战争环境下条件所限,根据地互相隔离,使用流通范围不大,仅限于文昌、琼山地区。1942年下半年,日军向琼文地区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琼文等根据地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代用券的印刷和发行再也无法继续下去。

  游宪军说,代用券的使用时间虽然只有1年,但是它对于抵制日币的流通掠夺却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并受到我党政军工作人员和根据地广大人民的喜爱,很多群众一直保存着它,直到解放后拿出来兑换成人民币。

  粉碎日伪货币阴谋

  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不仅要与日伪军在军事上展开斗争,还要在经济战线上进行斗争,特别是金融战线上的货币斗争。粉碎日伪政府的货币阴谋,是粉碎日本侵略者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日军侵琼后,就开始大量发行日币军用券。日军侵略到哪里,日币就强制发行到哪里,企图控制当地经济,并强迫群众用银元兑换日币,抢购物资,造成根据地军民生活严重困难。

  1942年,国民党顽固派在日军扫荡我根据地的同时,也向琼崖根据地实行围攻。军事上清乡行动,搜山烧林,步步蚕食,经济上层层封锁,使得港口渔船税款等都无法收上来,造成临高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极端困难,部队和政府工作人员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

  为了解决部队供给,巩固抗日政权,临高县民主政府在报经东北区民主政府批准后,于1942年上半年印发临高县人民券。

  人民券由县政府军事科长符节民设计并用木板刻印,面额有1角、2角、5角3种,发行量约1000多元,与光洋等价交易,在木排地区使用。到1944年时,临高县新盈港等港口渔船税收入开始增多,民主政府经济出现好转,便以光洋全部兑换收回人民券。

  临高县人民券虽然发行数量不多,流通时间也只有几个月,但它有效地解决了临高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困难。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存根据地的物资,1942年9月,琼崖特委第九次扩大会议召开,决定对日本侵略者开展金融斗争,发行代用券。通过光洋代用券的发行流通,达到驱逐日币出根据地,争取把日币使用范围压缩在日军主要据点的目的。同时向群众宣传,教育群众自觉抵制日币,爱护代用券,受到根据地群众的广泛欢迎。

  制定条例严惩造假币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财经困难,琼崖特委和民主政府在根据地也自行发行了一些货币。

  1947年1月,琼崖党政领导机关和琼纵司令部迁入白沙红毛乡后,决定由大众合作社印发临时的光洋代用券,群众买卖可以持券进行交易。代用券由吴乾鹏设计,面额有1角、2角两种,在白沙毛贵乡木刻印刷,总额1400元。

  印刷这批代用券的纸质很好,是政府庶务长何伯志越过敌人封锁线,从澄迈、海口买回来的。光洋代用券印好后,一方面由琼崖临时民主政府用来发给党政军工作人员作生活津贴,一方面由大众合作社作为收购土特产和副食品的支付货币,代用券与光洋等额同值,限于解放区使用。

  可是敌人的破坏一刻没有停止。光洋代用券受到群众欢迎,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安。从1949年5月起,不断有仿造的假币流入解放区。无奈,民主政府发出(民字)第一号布告,宣布自当年6月1日起停用代用券,由各级政府负责用光洋收回。

  就在大众合作社光银代用券收回的同时,民主政府又开始发行新的光银代用券。这次发行的代用券由5分、1角、5角3种,分3批印发。第一批印制2.88万张,面额1角,于当年6月1日起发行;第二批印制2万张面额5角的代用券,合计光洋1万元,当年7月28日起发行;第三批印刷35万张,面额5分,合计光洋1.75万元,1950年1月21日起发行。三次共发行代用券面值总额3.038万元。

  这次,民主政府颁布了《发行光银代用券条例》,说明发行代用券的原因、代用券的职能、面额等,以保证代用券的顺利发行,提高根据地货币的信誉。同时,民主政府还颁布了《关于伪造光银代用券治罪条例》,其中最严厉的一条是“为着行使之用而伪造或变造本府所发行之光银代用券者,处5年以上之有期徒刑”。

  这次发行的代用券,在琼崖革命根据地普遍流通使用,直到1950年7月23日停止流通。

  解放区还发行过辅币。1948年后,琼崖党和政府狠抓开荒种植,积极推动商业贸易,但是因为小钞缺乏,买卖很不方便。为此,西区专署报告琼崖临时民主政府后,于1948年底至1949年春发行光洋辅币,解决市场上小钞不足的困难。然而,仅仅到了1949年5月,因为敌人伪造假币,西区专署不得不收回辅币。

  发行代用券,确立以光洋为基础的代用券价格,对防止银元外流,避免货币贬值,稳定物价,减少根据地人民财产损失,起到很大作用。“琼崖临时民主政府发行代用券,抵制了国民党货币在根据地的流通,适应了根据地建设和金融斗争的需要,在群众中的信誉较高。”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程昭星说。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