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海南省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就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级工艺大师一名、省级工艺大师两名,研究生学历教师两名,本科美术方面的教师7名。已建成拥有1500平方米厂房,60多个磨形工位,以及激光雕刻机、精密开料机等一批先进生产装备的贝雕生产实训基地。自2011年5月起开始生产,2012年秋季招生。到今年上半年,技师学院手工艺系的师生们已经制作出各种规格贝雕画作品3000多幅,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
2011年11月,在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技校委员会组织的“第十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教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评审活动”中,海南技师学院贝雕工艺厂生产的贝雕画作品荣获二等奖。2012年1月由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南省民间艺术精品展”,技师学院获得优秀奖,技师学院现代手工艺系制作的巨幅贝雕画《海南国际旅游岛》于去年底送往北京,以祝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0月贝雕画《碧涛丽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近景画)分别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和优秀奖。2012年12月贝雕画《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远景画)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文博会”银奖。
今年4月初,由技师学院手工艺系师生制作的作品,被外交部看重,作为重要礼品送给外国嘉宾。
最近,海南省技师学院与琼海市政府合作,在海南著名渔港――潭门港开辟贝雕画和贝雕工艺产品生产和展销窗口,以提高当地贝雕加工的水平,同时扩大展示和贝雕画的销售领地和范围。
海南省技师学院院长桂昕说,贝雕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高端旅游工艺品,在国际国内都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开发贝雕画作品是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购物内函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说,我们一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一定要把现代手工艺系办好,努力把现代手工艺系打造成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在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现代手工艺系负责人符留念向记者介绍,贝雕画是巧用珍稀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精心雕琢、抛光、拼图,贝壳内含的各色荧光显现形成画卷的纯天然贝壳色彩的工艺美术品。贝雕画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珍珠的光泽、雕塑的挺拔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是观赏和收藏的佳品。他说,承担打造贝雕画艺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一个成立不到3年的新系来说,着实不容易。但我们的生师们,却以“一天也不耽搁”的精神在拼搏着。
指着双休日还在工作的老师,符留念介绍,从2011年学院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决定设立这个系以来,我们的老师基本没有寒暑假,甚至双休日和节假日都没有休息。他说,过去,海南的许多贝壳,都被当作废物丢弃了,而现在,贝壳成了制作贝雕画的原材料,变废为宝!但由于制作贝雕画的工序非常复杂,费时费力,有时制作一幅只有几十斤重的贝雕画,需要耗费一两吨的原材料,经过两三个月的精雕细刻才能完成。
符留念说,制作贝雕画工艺较为复杂,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经过装裱,有的还配上底座等等。他向记者描述了制作贝雕画大致步骤。从这些制作步骤和过程,可以了解和体会到制作贝雕画与创作绘画作品要增加不少的工序,做起来也相对要难一些。
――设计图稿。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图纸上设计好贝雕的图样。
――精心选料。磨形工人根据图稿要求选择形状、色泽相吻合的贝壳。
――雕刻琢磨配件。根据图稿形状将贝壳原料进行切割,精雕细琢成不同部位的配件。
――抛光。将雕琢成形的所有配件进抛光,使其荧光显现、灿烂华美。
――堆贴组装。将上好亮光漆的零配件通过粘接组合成部件。
――装板。将粘接组合好的部件粘在相应规格的底板上。
――装裱。最后装上玻璃和外框。
贝雕画作品 新华社记者 陈江 摄
符留念特别向记者介绍,在所在这些工艺中,最值得骄傲和宣扬的是,他们现在所用的贝壳原料均是天然色彩,而不是像其他厂家和以前的贝雕画都是上色的,上色不但将贝壳内含的荧光遮盖,失去许多光泽,而且几年后就会淡化、变色,就会失掉贝雕画的美,而他们生产的贝雕画用天然贝壳制作的饰品,是永不褪色的。他说,这要得益于曹世莲与吴鉴峰工艺大师的贡献。正是他们改革了传统贝雕画上色工艺,避免人工上色掩盖贝壳内含的各色荧光透射的美感。
在海南省技师学院贝雕生产实训展销中心,望着一幅幅经过现代手工艺系师生的辛勤劳作精美作品,以及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询问、订制和购买贝雕画作品,使我们看到了这项由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旅游工艺美术事业,正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