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拒调任为了学生留守苗寨
第一次见到刘学松,是在他爱人王明英搀扶下见面的。他给人的感觉很和蔼,很慈祥。头戴一顶帽子,清瘦的面庞,黝黑消瘦的身子,额头和脸颊镌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朴质的笑容显得腼腆而又谦虚。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现年52岁的定安县中瑞学校南岭小学校长刘学松,在34年的任教生涯中,多次面临走与留的选择。
1979年,高中毕业的他报名来到南岭小学,成为该小学一名月薪仅60多元的老师。
初来乍到,眼前的南岭小学超出了刘学松的想象。黑暗狭小的茅草屋就是教室,没有一个完整的门或窗,连讲台都没有,最要命的是,这里的学生95%以上是苗族,而他是汉族人,语言也不通,但这些难题都没有吓住他。
“看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我就感到揪心的疼,最后决定不走了,留下来,扎根在山寨里,干出一点事来。”刘学松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从那天起,学苗语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在苗族同胞热心帮助下和良好的语言氛围中,他很快学会了苗语。
在教学上,他采取“双语”教学,每次上课都是先讲一遍苗族方言,再用普通话教学。
他还十分注重学生礼仪教育。课间,他每天都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教会学生对待长辈要称“您”,早晨见面说声“好”,求人帮忙说声“谢谢”,影响别人说“对不起”等等。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学得很快,养成良好习惯,见面总会问声好,这让刘学松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