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个未婚女子俨然判官一般站成一圈儿,等待着男嘉宾从一个升降装置里冒出来,开始互动搭话……这种电视相亲节目的形式并不新鲜,《爱情来敲门》《非诚勿扰》《相亲相爱》……近年各地电视台相继推出过此类节目,据说收视率老高了。
其实,从古至今,相亲都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随着“宅”时代导致的“剰时代”的全面来临,无论是通过集会、网络,还是“父母相亲会”、电视……相亲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生命力。甚至时常能听见老人们发出“要是生在新社会多好啊,我们那个年代,连对方长啥样都没看清就瞎眉闭眼地婚嫁了……”之类的感叹,真是恨不生在未嫁时啊。
作为中国传统婚姻礼仪之一,相亲亦称相门户、对看,不同时期的礼仪略有不同。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由媒婆、父母长亲包办。到了当下,相亲已经变成了男女双方面对面的直接PK。表面上看,庄重严肃的传统相亲“仪式”,大有被网络、电视等“形式”取而代之的趋势。
传统“对看”,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遥遥一指,双方只能匆匆一瞥,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毛病,很难发现,甚至会出现男女代替、移花接木之类事情。而如今的相亲,连对方脸上有几颗麻子都看得一清二楚,若担心对方有暗疾,还有婚检那一关呢。最关键的是,撕去了从一而终的遮羞布,随时可以同居、试婚、分道扬镳。
传统的“相门户”时,女方父母或家长在媒人陪同下去男方 “看家当”,调查“八辈祖宗”,细查田有几亩、房有几间、家中摆设如何……男方穷的,往往会临时找左邻右舍暂借家什冲门面。只要过了这一关,女方一旦嫁入,即便家徒四壁,也是悔之晚矣。不像当下,有多少房产、存款,只需要到房管局、银行一查立马清楚明了。只不过从前的“相门户”“对看”,如今彻底变成了“眼见为实”。
有趣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助教库尔班甚至为电视相亲找到了理论支撑。在“快速约会”中,人们不是依照书面资料来判断,而是受到直觉驱使,全程不过3秒左右,还来不及用金钱、权力等“势利”因素做衡量,甚为必要。他的这一研究发现,似乎也应正了中国传统相亲习俗的正确性。但我却似乎发现了此类“快速相亲”的“毛病”:一遇到健谈的“高富帅”出现,除了极少自惭形秽者,余下的女嘉宾立马趋之若鹜,甚至不惜“奋不顾身”地生扑———直接爆灯,而一些不善言辞的男“屌丝”,上台没两分钟,“内在美”还未展示,就被悉数灭灯,只能黯然离场。
更有看上去综合条件相当不错的男嘉宾,直奔台上看上去“硬件”远低于他的女孩子而去,做足了各种功课表达爱慕,结果却是每每把旁边的女嘉宾感动得泪眼涟涟,而主角却无动于衷。照常理,此种俯身朝下看的姿态,是最有把握赢得芳心的,事实却并非如此。除了解释她在眼高于顶地期待比示爱男嘉宾“硬件”更“硬”的王子出现,就是那位示爱的男嘉宾原本就是找来捧场的托儿。
还有另一类女嘉宾,即便遇到彼此心仪的高富帅,即便主持人和现场嘉宾如何“起哄”,她依然不为所动,秀得忘记了自己还食人间烟火,忘记了剩女的身份。
倘若未婚男女一起仰着脖子“望天空”,人人期待仅凭一颗张望不甘的心,就能实现拥上高富帅抱得白富美的夙愿,怕是只有先去“理想国”了。
“宅”时代的相亲,切记不要把需要一生过下去的寻爱目的,当成一出过过戏瘾的临时“秀”,否则,注定只能成为一盘无人问津的“剩菜”。在一门心思仰着脖子找寻王子时,先低头看看,自己是否穿有一双水晶鞋!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