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古代“澄迈八景”之一:梵音绵绵永庆寺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 超 郑志宗 时间:2013-09-30 08:48:46 星期一

  

位于澄迈老城盈滨半岛旅游区的永庆寺。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鉴真塑像(资料图片)

  

永庆寺是古代“澄迈八景”之一。 张茂 摄 

  海南历史上的永庆寺,一说始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宋熙宁中期(约1068-1077年),这在明代正德《琼台志》、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和嘉庆二十五年的《澄迈县志》中均有记载。

  永庆寺曾多次被毁,一次在明洪武期间,一次在明成化期间,一次在清光绪年间。今天看到的永庆寺于2009年4月重新落成。

  永庆寺见证了佛教在澄迈,甚至是在琼北地区的传播史。

  “自北宋开山,即得东坡留句,蕉雨椰风开觉路;欲西方礼佛,且来南海参禅,碧水金沙证菩提。”这是海南澄迈永庆寺山门上的一副楹联,寥寥数字,道出永庆寺绵延百年的佛脉,使得这处重建于21世纪的禅林胜地,披上岁月的光华。

  历史上的那些永庆寺

  佛教自唐时传入海南,据说自鉴真而结缘。史上永庆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澄迈开始盛行。

  史料记载,唐天宝七年(748年),高僧鉴真和尚东渡受阻,遭台风袭击漂流至海南振州(今三亚一带),获救后在振州传授佛教一年,后从振州启程,经万州(今万宁一带)、崖州(今琼山一带),入澄迈县今老城港转东水港乘船北返大陆。自此,佛教信众在海南日增。

  佛教何时传入澄迈,尚未可考,但据明正德(1506-1521)《琼台志》载,元代澄迈曾出现过一位名僧月林,“僧月林:元,澄迈保义都(今长安一带)人。幼颖悟,入山苦行修习,主持普明寺(在琼山境内)。文宗潜邸于琼时,赐金楮币甚夥,未尝私用,悉留寺中。年五十涅槃,作偈曰:‘昔不曾生,今何曾灭?月过长空,清光皎洁。’趺坐而化。焚时,有五色舍利。”

  澄迈本地宗教为道教,佛教传入后,两教相互迎合,对澄迈的文化生活和民间习俗影响很大。为适应佛教徒的传教讲经和信男信女的各种参禅活动,佛教寺院建设应运而生。史载,自明清后,澄迈境内出现过的较为著名的佛教寺院包括:东有仙寿庵、长寿庵;西有善会寺、慈善寺、士腰寺;北有永庆寺、腾龙庵、东道寺;中有地坡庵等。

  海南永庆寺的建造史,有多种说法,一说始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宋熙宁中期(约1068-1077),这在明正德《琼台志》、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澄迈县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澄迈县志》中均有记载。永庆寺在古代曾两度受毁而重建。一次在明洪武期间,由知县汪贵修建,“以为司仪之所”;一次在明成化期间,由县丞陆佑重修。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县秦志道曾将寺院改设书院。但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地震、瘟疫加上经年的海寇犯侵,澄迈县府搬迁,百姓逃离,昔日“习仪之所”成了兵匪营盘,“正法道场”成了海寇窝所。历经尘劫,永庆寺毁于灾祸,古禅院没于荆棘,终于荡迹无存。

  2001年开始,澄迈县决定重修永庆寺,并得到海南省及国家宗教局的重视,先后作出批示,同意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重修

  永庆寺。2009年4月22日,永庆寺重建落成。

  我省乡土文化专家蒙乐生介绍,古往今来,中原大地以“永庆”命名的寺庙很多,名气较大的有江苏南京永庆寺、江苏张家港永庆寺、山西沁县永庆寺、浙江台州永庆寺、四川资中永庆寺、山东德州永庆寺等,其中不少正是当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永庆”寺名,由来之一源自我国佛法极盛时期的南朝梁国,因梁武帝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其女永庆公主“舍宅为寺”,即取名“永庆寺”。而中原大地上这些先来后到的“永庆寺”,是一脉相承,还是别门香火,无据可查。

  苏东坡回眸中的永庆寺

  琼北的永庆寺,曾是座幽静美丽的佛教寺院,是古代“澄迈八景”之一。明代逸士曾沂曾以《永庆丛林》为题赋诗:“梵宫森植有丛林,苑翳虬盘院宇深。四际不闻钟鼓响,在中只见影阴阴。”

  这首诗里用了很多佛教的典故,譬如,佛教中称“丛林”为佛教大学之意,指没有校舍,更没有围墙,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在树林里进行。当然,这首诗也描绘出了永庆寺当年的禅林风貌,周围树木繁茂,遮天蔽日,令人感到无比凉爽静谧。

  海南作家鲁朴曾撰文称:“深得佛老之深味的苏东坡,号称‘东坡居士’。对待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自有其对付的办法,他借助于佛道,开辟另一种人生路径,寻求内心的和谐,也从精神上洗涤因政治灾难而注入

  的尘垢。因此,每到一地,东坡寻觅禅林,寻求灵魂超越就再自然不过了。”那么地处东坡上岛和离岛必经之地的老城永庆寺,到底迎接过苏东坡的几次游访呢?

  鲁朴认为,东坡一上琼岛便“歇宿澄迈通潮阁,游永庆寺”,这是长年来在澄迈流传最广的东坡行踪之一。据史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苏东坡遭贬来琼;六月下旬,东坡自琼州府赴儋路经澄迈老城时,在赵梦得(儋州人、时居澄迈)家中住宿,曾在其居所二亭上题“清斯”、“舞琴”二匾。赵梦得陪东坡游永庆寺,后赴儋。在路上遇狂风暴雨,东坡在途中写下《行琼儋间》诗一首(见《苏东坡海外集》,林冠群编注),其中“幽怀忽破散,咏啸来天风”成为千古名句,也是东坡到永庆寺一游的佐证之一。

  蒙乐生却认为,苏东坡虽然信佛教,有佛缘,初次登岛时,“投畀遐荒”,风波万里,自料必死不疑,已有“首当作棺,次便作墓”的打算,是否到永庆寺一游,未有史载,东坡本人诗文、信札也未提及。

  但元符三年(1100年),东坡获诏迁移廉州(今广西合浦),虽然“九死南荒吾不恨”,毕竟获得了政治上的减刑,他归心似箭、渴望得到政治承认的心情跃然纸上,“兹游奇绝冠平生”。学者们一致认同,路过澄迈,待渡时的苏东坡登上通潮阁,畅游永庆寺,此时此地,东坡留下了迁琼三年来最快活的时光。

  苏东坡在《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蒙乐生认为,这里的“乐声”,也许就来自永庆寺,令诗人心潮澎湃,喟然长叹。

  除曾沂、苏东坡外,宋宰相李纲,宋进士枢密院编修胡铨、宋进士资政殿学士李光等名臣亦慕名游历永庆寺,使之名播四方,法音宣流于琼州各地。

  养生胜地“北永庆”

  现今的永庆寺遍植与佛学相关联的菩提、贝叶棕、糖棕、大青和槟榔等五树,鸡蛋花、文殊兰、荷花、黄缅贵、黄姜花和地涌金莲等六花,为寺院平添几分清凉与禅意。绿色的生机与佛界的博大交织辉映,寺内一派返璞归真,天地人佛合一的境界。

  据介绍,在选址重建永庆寺时,有关专家经过精心考察后,一致认为,选址为盈滨半岛西侧为宜。因为从空中俯瞰盈滨半岛形似佛掌,直指西天,重修建成后的永庆寺将成为佛掌中一颗灵光四射的明珠。而且盈滨半岛海蓝沙洁,风清水净,岛上绿树成荫,生态和谐,纤尘不染,实为一方净土福源之地。

  永庆寺占地80多亩,建筑面积约9200平方米,仿宋“伽蓝七殿”风格,布局和谐,庄严瑰丽。寺内主要建有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四周建有歇山式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藏经阁、方丈室、禅堂,各殿主尊佛像重约17至19吨。全堂42尊玉佛均采用整块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乃世所罕见,为全国首创。

  自古以来,玉象征着冰清纯洁的独特气质,以玉质塑造佛像,是表现诸佛菩萨纯善、清净、灵妙的最佳选择。正是这一设计,永庆寺于2009年9月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供奉缅甸白玉佛像最多的寺院”;2010年获得第十二届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今年5月,又获得最重的缅甸白玉阿弥陀佛等11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至今已经获得13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及奖项。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