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框架方案,到2016年,本市高考英语总分将由150分降低到100分,语文分值将相应增加。
(10月22日海口网)
英语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岿然不动几十年的重要地位,正面临着被动摇。曾几何时, 数十年来全民学英语,全民考英语,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英语教育市场。可英语的功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而不应是将它当做应试的功能。而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学了英语后发现自己连基本的英文交流都不会,成了哑巴英语。这样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个人时间。其实,英语可以让喜欢语言的人和需要的人投入精力去研习,应该允许大多数人选择基本了解。让英语回归到一种“有用的语言工具”的本质,这样才是理性的。
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当初,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一是为了“对外开放”,二是对我们自己的综合国力还多少有些“不自信”,那也情有可原;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在快速崛起,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其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老二”;而就全球范围来看,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外正越来越重视学习汉语这门“外语”,所以,作为当代中国人,高考时,对于英语、语文的总分应该有“轻重之别”,这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更何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天,随着国门的开放,很多人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以前;特别是电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拿起笔来不会写字”。好在这个夏季注定是汉语的春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汉语“久违”的热情。一套名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台湾必选课教材进入大陆30所中学试点推广,对此教育部表示“持赞同和支持态度”。降低英语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汉语和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位置,五千年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更加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