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李生琦油画:理性的沉静与感性的冲动
来源: 人物 作者:张毅静 时间:2013-12-02 09:19:16 星期一

 

    李生琦,1956年7月出生,陕西省米脂县人。1978年考入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7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助教班。2000年调入海南师范大学至今。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有作品获奖。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日子》(油画) 李生琦

  

《海边纪事》(油画) 李生琦

  

《老船》(油画) 李生琦

  

《多彩的季节》(油画) 李生琦

  

《激浪》(油画) 李生琦 

    12月1日,中信银行·海南画派系列研讨会之七《沉静与冲动———李生琦作品展暨研讨会》在海口中信银行二楼贵宾厅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高校师生和美术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欣赏李生琦在此展出的代表作品。作品展出为期一周。

    中国当代美术界有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西藏题材让诸多画家成名。比如陈丹青、艾轩等。原在青海、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李生琦,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凭借西藏题材的油画作品《多彩的季节》和版画《沉默的山野》荣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2年过后,他去到湖南写生,有人叫道:“你就是那个画《多彩的季节》的李生琦吗?”“对,我就是。”霎时,宾主都很激动。

    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

    《多彩的季节》

    开启成名之路

    在李生琦的画室里,我见到这张原作。三角构图中藏族妇女的造型极为单纯,一如文艺复兴时代安吉利卡的坦配拉壁画中的女性形象。幽蓝沉静的背景,一个盛装的略微羞涩的藏族少妇。她的容貌并不出色:颧骨宽大,眉毛浓黑,眼睛细长,嘴唇微启,露出雪白的牙齿,然而她的神情是祥和淡定的。在此基础上,画家出人意料地给这张脸敷满了红色。不是正常皮肤的那种红润,而是用细到看不出来的笔触,微妙地半立体地铺上去一层橘红。让这张本就圆鼓鼓的脸,红彤彤的格外引人注意。

    这种在当时算是前卫的处理手法格外引人注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丹青的《西藏组图》引起极大的轰动,一时间,画坛上一片跟风,到处都是表情凝重、举止粗犷的“康巴汉子”。而李生琦的《多彩的季节》之所以能够在1991年“跳出来”,可能恰好又是一个“反潮流”:画中的人物红光满面,连阴影也不用冷色调处理;画面效果逼真细致,圆润得几乎没有笔触。整幅作品阳光灿烂,色彩响亮。

    这幅作品的成功让时年30来岁的李生琦沿着写实主义的路子心无旁骛地走了下去。

    海南风物笔底呈现

    1990年代,李生琦已是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因作品屡屡参加全国美展、屡屡获奖,他甚至是青海省艺术界的明星。进入新世纪之初,李生琦又被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礼聘而来。和西北迥然不同的热带气候、风物、人情让一个初来乍到者满心都是新奇、欢喜与想要展开手脚大干一番的豪气。

    果然,李生琦很快拿出了几个重要作品。这就是在2004年获得新世纪海南省第二届美术作品金奖、并参加了第十届全国美展的《日子》和获得新世纪海南省第二届美术作品金奖的《盛夏凝雪———格拉丹东》;2005年参加第七届全国水彩、粉作品展的《海边纪事》。

    《日子》和《海边纪事》在李生琦的创作中是格外值得注意的作品。不单单是因为它们获奖或参展,而是意味着一种创作心理上的变化。

    李生琦早期的作品,大都是反映西北边疆题材的人物肖像和风景。他的画中没有太多文学的元素,也少见试图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个信条的意图。他似乎更愿意呈现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如《多彩的季节》、《高原之梦》、《七彩虹》等。他在边疆女子、大自然中眼神温柔的牦牛、彩虹下正在恋爱的红马白马中找到了一种宁静的欢乐。总体而言,这些作品是一种健康的、愉悦的、肯定性的艺术,它是一种年轻人的心态,对生活说“是”,没有多少悲剧或冲突的记号。

    而《日子》《海边纪事》和创作于2010年的《海岛渔家》,则是李生琦这个外来者用一种陌生的、探究的眼光,一种更为成熟复杂的知识分子的心态,为海南岛上海洋文化创作出的“悲悯”三部曲。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三幅作品描绘的都是海南岛上渔民的生活,而且特别侧重了修补渔网这个细节。在构思与构图上,《日子》描绘了两个男子一前一后坐在岸边修补渔网的情形。天气晴好,大海蓝得像一个梦,戴着草帽的画中人却压根没有抬眼欣赏一下的意思。他们俩被沉重的“网”包围着,忙于应对。他们的身后是赖以栖居的、用木棍和铁皮胡乱搭起的寮房和一条破旧的木船……或许,这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一切。

    《海边纪事》的天空是晦暗的,气氛是沉郁的,一老一少穿着暗沉沉的旧衣服、戴着旧草帽,背对背低头做活,彼此没有一句话。离他们几米开外,立着一个较为年轻的女子,身着颜色鲜亮的蓝衣,戴着略微有点斑斓色彩的草帽,手上还戴了灰色手套,一看就比别人讲究些。她看似抓着渔网,心思却没有放在活计上,而是若有所思眺望着远方。这个在画面中显得很有几分突兀的年轻女人,带给观者别样的意趣。然而,无论她有什么样的情绪、无论她对未来有什么祈盼,她和她那两个同伴一样,均深陷在渔网之中。这密密的生活之网,重重裹挟着他们,让他们无法飞翔。大海阴沉沉地注视着他们,浓云压的很低……相较之下,《海岛渔家》的调子明快了很多:大大小小六口人待在一条木船上,虽然也同样被渔网裹挟着,但总算是看到了人物有了一点微笑的表情。

    忍耐、谦卑、忠诚,勤劳等等或许是最底层劳动者永恒的品质,也或许是被谁反复歌颂的主题。然而,李生琦这三幅作品,是画家通过画面创造了一个他意欲探究的深沉世界。这些画作看似平静,实际充满了叙事性,影射出“我们”与周遭以及自己的关系,讲述着“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必须克服的困境。

    从画作的笔触上来看,画家以极其细腻精微的手法,细细刻画了甚至包括一根绳索在内的所有细节。李生琦是一个忠实的写实主义者。他也以他的写实主义功底和技巧感到自豪。

    写实主义

    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李生琦多年的朋友卢士刚教授曾经风趣地写道:“多年来,老李的画风虽也几易其辙,但总有一种感觉叫人叹服,他似乎受一种来自于他内心深处的能量支配,而且,总是试图表达这种力量,这使他的画看上去不大像是画出来的,倒像是用一把精致的小榔头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在每一平方寸上敲五百下,有一个地方少敲了几下,老李就要痛苦,就要把精神对肉身强制而导致的种种不适挂在脸上,然后再敲他五百下!”

    的确如此,李生琦画画用力、用心;个性认真、凡事追求完美的程度超过了旁人想象。李生琦的性情中存在着一种纯真的张力,他是典型的那种理性的沉静与感性的冲动并存的人,就像许多艺术家都具备的那样———这是一种永久敏感且令人感到惊奇的品质,与年龄无关、与经历无关。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