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山洪暴发,水贤小学王东(前)、王强两位老师背一批又一批孩子过河。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一场台风过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八村乡的山岭四处塌方,山洪水倾泻而下,八村乡下辖的抄赛村水贤村民小组,虽位处山顶,村里的小河水却蹭蹭上涨。
12月4日清晨,跟往常一样,水贤小学教师王东和王强用粗铁锥子敲响了校门前的大铁槽,上课的钟声穿过薄雾,透着沧桑。15分钟后,对面山岭什东苗寨的孩子们叽叽喳喳跑下来,王强和王东已等在了河边,点点人数,背起一个个“小不点”趟水过河。
他们是水贤小学仅有的两名老教师,在山里教书,背娃娃过河,从青年到白发,这一背,转眼30多年。
35年的钟声
敲响了山寨的希望
每天清晨6点半、中午11点、下午2点、5点,王强都会敲铁槽叫醒两村的孩子。
王强王东是堂兄弟,也是自小听着水贤小学首任教师卓育民敲铁锅的钟声长大。1960年代,学校孩子多,教师少,卓老师背稻谷满身是泥来学校的模样,两个孩子一辈子忘不掉。
水贤小学是保亭七仙岭后山直伸进山岭23公里处的山顶小学,贫穷、闭塞。60年代,王东和王强就是在支教老师卓育民的手下完成了小学启蒙教育,考上了什岭中学,高中毕业。
生产大队把王强留在了镇信用社,1978年,八村乡小教导梁明焕领着水贤什东的孩子找到了他,“你们卓老师上年纪没法教书了,水贤小学一个老师都没有,快散了,能不能回去当老师,全看你。”
这个已走出了大山的小伙子,一看到可怜的孩子,眼睛就湿了,他默默地说了句“老师,我会把你的事干下去!”就跟大队打了报告,背着铺盖铿铿地搬回村去。
王强第一次上“复式班”的课很“热闹”,在一个教室里,他先教一年级,再教二年级,孩子有的说黎话,有的说苗语,而他用海南话教普通话的语文,急得满头大汗,人生的第一堂课,让他知道了男人带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王强第一次领工资12块5毛,外加50斤稻谷,他兴奋地跑下山去,给学生买了练习本,孩子乐得像拿着宝贝似的,5年后,他把当时那股子幸福告诉了王东,说“回学校来帮帮我吧,就算不为我,为这些孩子……”
听了这话,王东义无反顾地从八村农场三队回到了水贤村,当起了老师,而他教书的心愿,不光是为了上一辈的师生情,更多的是山里的人惦记自己的孩子,要带着孩子闯出大山的一股心劲。
割茅草编竹席
黎苗乡亲注入坚守的动力
于是,兄弟俩酸甜苦辣的教书生涯,也在钟声里开启了。
1980年代,每学期开学,乡亲就像过“三月三”,带着孩子来报名交学费,这学费里有一半是毛票子,还有一半没钱交,用稻谷顶。王强王东每次分头行动,一人拿钱去县城里买书,另一人去把收来的稻谷换成毛票。
八村乡到水贤的土路没建好前,23年的时间里,王强靠挑扁担,把100斤的课本从县城挑回村。大山里雨水多,小小的一场雨就会引下山洪水,山岭滚下的石头裹着泥浆,倒下的大树拦住了去路,一路上,王强靠的是从小练就的好跟腱、好水性,他经抄赛村、石带村,何留岭,回到水贤共跨过7道山岭,趟过两条河流。
有一学期挑担子到水贤河时,山洪水已涨到了2米深,洪流让人望而生畏。“书过不了河,可我得回去给孩子上课呀!”王强心里急了,砍下芭蕉叶包裹好书本藏在树下,然后跑到100多米河流上游跳下水,顺流冲下,在河口有树藤的地方一把抓住,撑着身体游过河去。过两三天水退了,王强再回来把书挑走。
这样的日子,王强记不清有过多少次。而他每次从外头回来,顾不得脱掉湿漉漉的衣裳,第一件事要进教室点点学生人数,谁家孩子因为下雨或洪水没来,他要去家访,紧绷的心才放得下来。
王东也没闲过,过去茅草房的教室里,课桌椅都是他的“发明创造”。教室是红泥地,他找了两根木桩削尖了头,几锤子钉下去,上面搭起木板,课桌做好了;到山里砍下两根丫型的木棍当椅子腿,再把木板钻两个洞敲上去,榫卯结构的小板凳也完成了。
乡亲们心里感激两兄弟,风雨天茅草房的教室被吹破了,村民会自发上山砍竹子,家家户户分任务,编竹席补墙。有一次,王东回到家,发现自家床上也多了乡亲偷偷给编的新竹席,他哽着喉咙,泪忍不住掉下来。
兄弟俩一辈子没怎么走出过大山,去年11月有生以来第一次轮着出了岛,去了武汉,看到湖北省会小学的教学条件,王强笑着自嘲说,“就像青蛙跳出了井。”
30多年来,兄弟俩的同学有的当了副县长,有的当了县教育局长,要是开开口,很容易到山外谋个好学校、好职位,可是,两兄弟一被问到这问题就会反问到,“要是走了,山里的孩子谁来教?娃娃们的前程谁管?”
大山里黎族苗族孩子们的笑脸已化成了兄弟俩生命的心弦,他们舍不得这里,多少艰辛酿成的快乐与幸福,都融在了这半亩校园。
背孩子过河
贫穷的大山充满爱的力量
记者去的这天下午,王强正教二年级语文,他让孩子们认真跟他念:“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而在隔壁,王东正给学前班的7个小朋友上数学课,一年级学生王佳怡光脚丫跑进来问问题,“老师,14的后边是几?”
时至今天,王东王强带的仍是“复式班”,学校三个班26个孩子,2位老师排不开,每天就必有一堂课是先到一个年级教20分钟,再中途到另一年级去教剩下的20分钟,轮流反复。
王东盼了好几年了,“要能多个老师该多好!三个年级可以分开上,而我们,再有5年也能安心退休了。”可兄弟俩心里知道,30年来,支教老师来过几个,最长的没超过1年,为这事,王强后来坚定地说,“要是没新老师,乡亲不嫌弃,我们就一直教下去……”
35年来,兄弟俩教过的学生有500多个,在水贤什东两村,不少家庭,一家人都是兄弟俩的学生。梁庆国梁美艳夫妻是王强的学生,他们的一对儿女雄微、云霄也是王强的学生,梁庆国,这个老师背过的大男孩,如今是什东村民小组副组长,带着农民垦橡胶、种槟榔,为乡村带来了力量与活力。
54岁的梁仁英说他也是王老师的学生,开始吓了人一跳,“我参加过王老师在小学办的‘扫盲班’啊!”
苗族学生盆美金的外公梁文清操着不顺口的普通话说,“几十年呐,他们真的辛苦啊……”
去年,水贤小学砖瓦房改建成了水泥楼,王强和孩子们畅想过,他们不需要有电脑、投影仪,他们的愿望是能有皮球和跳绳,这样不用每堂体育课只练齐步走,而更为重要的,孩子们都嚷着要买一面国旗,他们多么想能有一次难忘的升旗仪式。
放学的钟声响了,学生们撒丫子跑出了教室,来到河边,王强王东又背起了孩子,拄着木棍,趟过没膝的河。
起伏的山峦映着兄弟俩温暖的背影,30多年了,他们的步履已愈发蹒跚。送完孩子,他们穿过稻田,渐走渐远,变成白点,最终消失在苍茫的夜晚。
兄弟俩背不起大山,可还能有谁比他们更能背得起山里的希望!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