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农业史上风云之变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况昌勋 时间:2014-01-20 10:29:21 星期一

  黎锦的原材料——海岛棉的花朵。 陈耿 摄

  咖啡是海南岛的外来作物。图为工人在万宁咖啡庄园里采摘有机咖啡果。记者 宋国强 摄

  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行的《琼农》杂志。 (资料图片)

  如同今天的人们在努力摸索着有机农业之路,一百多年前,在海南岛上,也有一群致力于改变海南农业面貌的探索者。19世纪后半叶,不少海南农民因为贫困而赴南洋谋生,带回了南洋农业经验,这也开启了我省农业改良的序幕。时光流逝,屡经变化,外来的橡胶、咖啡、胡椒等在琼岛落地生根,而曾经辉煌一时的棉花、芝麻等作物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至冬日,海南依然暖和。1月5日,300多辆汽车,运载着7000多吨新鲜瓜菜,渡过琼州海峡,开往北方,将海南瓜菜送到全国百姓餐桌。再过数天,我省冬季瓜菜将迎来上市高峰,成为全国人们冬季“菜篮子”。

  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和热带作物,共同形成了我省种植业的“三国鼎立”局面,不紧供应本岛,并且每年均向岛外输出。

  然而,在历史漫长时期里,海南虽然拥有丰富的土地和资源,但是农业生产仍不足以自给,蔬菜、粮食不仅不能输出岛外,并且依靠岛外供应。

  食物短缺的历史

  每年冬春,海南均要向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供应300多万吨新鲜瓜菜。但是,在历史上很长时期,海南蔬菜品种非常单调,长期依靠岛外供应,黎、苗同胞没有栽培蔬菜的习惯,几乎靠野菜过活。据民国《海南岛志》记载,海南岛“蔬菜出产少而价昂贵”。

  粮食,也向来短缺。海南岛有种植稻谷的文献记载始自汉代,《汉书·地理志》记,儋耳、珠崖郡,“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但是,一直以来水稻未能自给。苏东坡居儋时,在其《纵笔三首》中写道,“北船不到米如珠”;正德《琼台志》也指出:“吾土膏腴,而前代米谷公私俱不足用……岁调雷化等州兵车粮,泛海给琼。”

  乃至民国时期,“全琼所产谷米不足自给,每年由安南、暹罗、安铺各地进口米价,其数达200万两以上”(《海南岛志》)。

  海南岛长期食物短缺的原因,陈铭枢在其《海南岛志》中指出,“地广而土沃,尚须仰给于外,则其田野之不辟,人事之不勤,概可知也。”

  台湾历史学家苏云峰(原籍三亚)在《从南洋经验到台湾经验———1945年以前的海南农业改良》中分析认为,究其原因,不外荒地太多,耕作方法陈旧。

  近现代三次农业改良

  清末以后,海口辟为通商口岸,琼州门户洞开,海南传统农业开始瓦解,农村破产,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谋求生路。

  苏云峰在其书中称:“也由于海南人移居南洋多年,自然熟悉南洋的生产方式,而南洋地理及生态环境与海南近似,遂有引进栽培于家乡的念头。”这也就开启了南洋经验输入海南的时期。

  苏云峰把清末至1945年的海南农业改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从清宣统年间至1927年,琼侨引进南洋经验;1928年至1937年的民国广东政府对海南实行综合开发,引进大陆经验;1939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海南,引进台湾经验时期。

  1902年,琼侨曾金城从马来亚运回第一批橡胶树苗,在那大镇洛基地区栽植,这是我国栽培橡胶之始。1910年,乐会人何麟书自南洋带回巴西橡胶种苗,设立琼安公司,在定安县拓地250亩,试种4000株,五年后割得生胶500斤。到1927年海南岛共有16家橡胶公司。

  同时,“民国二三年间,侨兴公司、琼安公司始由南洋购种栽植(咖啡),成绩甚佳。查侨兴公司已种30余万株,年产咖啡2000斤。琼安则植千余株,其余各公司尚在试种中。”(《海南岛志》)

  南洋经验引进时期,奠定了我省橡胶和咖啡种植的基础。不过,其主导主要是个别琼侨商人,没有形成全面的农业发展规划,也未关注海南长期以来所依赖进口的粮食作物问题。

  北伐后广东政府于1928年春设立南区善后公署,在琼山府城东南那梅村辟地千亩,设立海南农事试验场,开启了大陆经验引进时期。1932年,广东省政府重设琼崖实业局,实行综合发展计划,涉及农林渔牧开矿及工业等,从事大规模的调查征集与试验工作,引进了大陆先进农场的经验。1934年1月10日,研究开发海南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学术团体———琼崖农业研究会,则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次年,专门组织了琼崖农业考察团赴琼考察,出版了《琼农》杂志与“琼崖农业研究会丛书”等学术专论。

  然而,1939年日本占领海南,琼崖试验局的努力便告终止,进入日本人引进台湾经验的时期。《从南洋经验到台湾经验》记载:“日本开发海南的模式,一若台湾,即先兴修水利与交通,改良卫生设施,以创造开发条件,并从日本国内、台湾及南洋招来三十余家株式会社,在台湾总督府海口及三亚办事处的指导下,合理经营,前后共投下约十亿日元以上的资本。”

  日本在琼开发农业的具体办法有,一是自辟农场、直接经营;二是,奖励推广良种于一般农民,指导耕作方法,如推广台湾甘薯良种台农10号、台农3号达37万亩,比本地种增产一倍;三是,设立新式碾米、制糖、炸油、制酒等工场;四是,开办了各种研究所、试验场、植物病虫害检疫所等。(《海南省志·农业志》)

  那些消失的海南岛作物

  抗日战争至今,海南农业又在政府或市场主导下,经历数次变化。在这些变化之中,有不少农作物在海南岛上“消失”。

  在海南“黄道婆从琼习得纺织手艺,回家乡松江府传艺”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今日不少人纳闷,为何纺织业远比海南发达的江浙一带,要向海南学习?

  其实,海南岛是我国栽培棉花最早的地方之一。学界认为,海南古代移民从东南亚引进多年生的“吉贝棉”不会迟于夏商年代。宋代,海南棉花已经输往内地,织布手艺更是享誉全国。元代大力推广植棉,海南成为棉花向北推广的基地。本岛西部南部,是棉花分布的中心,家家户户种植棉花,手工纺织技术精湛。此时,黄道婆把崖州传统纺织手艺带到家乡松江府,带动了长江下游的纺织业大发展。

  然而,鸦片战争后,海口门户大开,棉纱、棉布等洋货大量输入,1890年进口棉纱17750担,对本岛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棉地荒芜,棉农破产,土纺织业几乎全部停止。

  解放后1955年至1956年,曾在海南崖县、乐东、东方、保亭、琼海、万宁等一带大规模种植海岛棉达1500亩。但1960年代由于作物区域调整,我国棉花区集中长江、黄河流域后,海南重于其他经济作物,海岛棉呈失管状态,1970年代以来基本灭迹。

  与棉花一起从海南岛绝迹的还有麦类。《琼台志》记有麦和荞麦两种,“麦,产琼山、澄迈、陵水”,“荞麦,出儋、崖,可酿酒。面次于麦。”清代的《琼州府志》也记述,“麦之类三,曰大麦、小麦、荞麦”。

  1970年代,遵照“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的指示,海南农业部门组织在白沙、琼中、屯昌、琼海等地种植小麦,1972年播种面积达到4.35万亩。之后逐年减少,至今已几乎无人种植。

  曾经为海南大宗作物的芝麻现在也很少见到。据载,芝麻是海南岛传统油料作物,明代已有栽培。民国《海南岛志》载,“芝麻有黑白二色,各属皆有栽种,就中以琼、文、澄、定、儋、昌六属为最盛”,除自用外,每年出口有数千担,1924年出口最多,达1.3万多担,价值13.8万两(白银)。解放后,1974年到1983年芝麻播种面积一度达到14万亩到20万亩。此后,开始逐年减少,至今只有零星种植。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