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祥(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批评家)
如果说“学霸”指的是用功刻苦、追求成绩的学生,那我是不欣赏的。因为他们没有将学习化为一种智力的享受,这和追求知识的本质相违背。求学应该是无功利、艺术化的行为。同时,“学霸”这个词和“土豪”一样,带有一种特别的戾气,它和“学渣”一样,反映了一种缺乏自我认知的群体性心理。更何况,校园的结构和社会的结构并不相同,这样的等级体系会给学生提供一种幻觉。
李晓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
把成绩好的人笼统地归为一类,称为学霸,并不合适。这样的标签带有急功近利的味道,反映了人们改变生活状态途径的缺乏。
柳珊(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
“学霸”在当下校园里是一个中性词汇。一个平庸的时代,人们的心态是,看不得身边的人比自己好,不承认他人比自己聪明、比自己努力,从不把掌声献给他人。在这种情况下,校园也许需要一些“精神领袖”式的人物。类似校园里的“学霸”,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领正面风气的作用。“学霸”、“学渣”等词语的出现,背后原因也许不在校园文化,而是语言环境。“方块字”本身该是传统的、严肃的,但在“键盘时代”,用拼音输入法敲上几个字母,常常跳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词语搭配,这些词语就有机会成为校园流行词汇。(本报记者张鹏整理)
仿佛也就是几年时间,“学霸”这个词腾空而出,撇开“学界恶棍”的本义,华丽转身,在校园内替代了“大牛”、“牛人”,开始被用来泛指学习刻苦、成绩突出的学生,甚至还有热心的“知乎”网友为其找出对应的英语词汇“grind”。每当考试季,各式各样的“学霸”故事更是在媒体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引发热议不断。
据考,“学霸”可细分为好好学习、平均用力的“传统型学霸”、擅长考前抱佛脚的“技术型学霸”等等……同时,一组依据成绩划分的“阶层标签”也逐步发展完全——“学魔、学霸、学神、学痞、学民、学弱、学渣、学残、学沫、学水”,最新加入的词汇则是“学酥”。这些词汇渗透着无厘头的黑色幽默,成为学生间某种自嘲式的流行表达。
在这组词汇的坐标体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学霸”和“学渣”是一对等位的反义词。如果说“学霸”指的是那些智商情商齐高、同时又极为努力的学生,那“学渣”就是那些自认天赋与努力程度都一般,却依然对成绩有所追求的学生。
至于“学酥”?一位给自己贴上该标签的学生向记者如此解释:试想,不甘当“学渣”的你在考试前去图书馆自习一下午,回到寝室,就被室友称赞“好学霸啊,你看了一天书!”无奈之下,你惟有自辩:“我其实就是个学酥啊,一碰只剩渣。”
事实上,哪怕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面对这一封号,也同样充满了无奈感。一项“你想不想变身‘学霸’”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成的人并不乐意当学霸,“心理压力大”、“影响同学关系”和“并不一定适应未来发展”都在原因之列。复旦大学张安琪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自己反感“门萨女神”的称号——与其用标签为他人“封神”,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自己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