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国
候选人对提名不知情
本报驻德国记者 郑 红
直到2008年,德国才有了自己的国家级科学院。此前,德国的科学院包括8个地方科学院、一个工程院和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很长时间以来,德国政府和公众都希望德国能有一家国家科学院,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向政府提供科学咨询,向公众传播知识,并在国际上代表德国。由于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院士来自全德国范围,在国际上影响显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决定选择其作为德国的国家科学院。
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成立于1652年,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德国的大文豪歌德等都是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院士。截至2011年,共有168名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获得了诺贝尔奖。
利奥波第那科学院主席约尔格·哈克博士教授对记者说,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的遴选是一套严密的匿名过程,首先候选人对于自己被提名毫不知情。每名院士都可以建议新的院士候选人,科学院不接受个人想成为院士的申请。随后,被提名的候选人要在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经过3级的评选。
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共设28个科研组和4个类别组。候选人须先经过其所属的科研组,而后再经过上一级类别组的评选。经过他们筛选的候选人究竟能否成为院士还要由科学院的主席团决定。
选举投票是不记名的,成员要匿名填写意见表,参与科研组评选、类别评选以及主席团评选的人都是不同的,科研组有30—40人,类别组有10人左右,主席团有12人。当选院士要经过3个独立的选举过程,所以很难出现候选人干预评选的情况。
在评选中,候选人的出版物、获奖情况、国际影响,是否能证明其拥有国际上有重要性的科研项目,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有时我们还会让专业人士——大多数情况下是外国同行作出专业鉴定。”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成员不只是德国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中国。
院士名额也有一定限制。据哈克教授介绍,目前科学院每年新接收大约50名院士。“我们希望把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在人数统计上,超过75岁的科学家不再计入统计范围,但他们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要他们自己不退出,院士是一个终身的荣誉头衔。目前我们的院士总人数约1500人。”
在德国,院士的工作完全是名誉性的,没有任何报酬。当选院士除了荣誉,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利益。哈克教授说,院士大多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的教授。他们只有在开工作小组会议等出公差的时候可以在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报销旅费。
在德国,身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不意味着其水平和地位就高于其他科学院的院士。很多科学家都有多重身份,哈克教授本人就同时是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和另外3个科学院的院士。
哈克教授表示,至今还没有公众质疑院士科学水准的事情发生,只发生过研究报告的结果受到政府和社会质疑的情况。比如在对生物能的研究中,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报告认为,在德国的能源转型中,生物能未来不会占很大比重,而联邦政府和其他的研究机构认为,生物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引发了很多公共讨论。为此,利奥波第那科学院举行了很多活动,邀请来报告结论的批评者,主席哈克教授本人接受了很多采访,阐释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