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乡土文化,充分彰显历史记忆。”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据了解,南京的“居住证制度”、“积分制落户”、集体土地将和国有建设土地一样“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等一些改革措施都将陆续出台。
户籍改革
明年起有稳定住所
就能在市内迁户籍
从昨天的大会上,记者了解到,南京目前在正在研究制定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的积分制落户政策。
从目前南京的落户政策上看,主要还是通过“买房落户”的方式。有不少人觉得落户“门槛太低”,甚至认为这种政策也成了南京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还有人觉得随着南京人口的不断增长,可以通过“积分制”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优化人口结构。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已经在去年开始实施“积分制”的落户政策。其中年龄、学历、工种、地区等指标都纳入了考核指标,然后在一定的落户指标名额中,按积分排队,分高者先入户。
在《南京市农村综合改革(2014-2015)任务分解(征求意见稿)》中,记者也注意到,到明年南京本地居民,在全市范围内凭合法稳定住所,可以实现全市域户籍互迁。
今年起在宁高校应届毕业本科生
将取消落户限制
此外,从今年开始,南京取消在宁高校应届毕业本科生落户限制,不论就业与否,不论原籍,凡从南京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都能无条件获得南京户口。
居住证试点
可享受本地居民部分待遇
那么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或者农民不愿落户的怎么办?记者了解到,今后这些人将可以实行居住证制度。
今年南京就将开始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试点工作。对于居住证持有人,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将享受本地居民劳动、就业、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同时,南京市也在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记者注意到,南京将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城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健全城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低保区域内同标、并轨,推动城乡养老保险体系衔接互通。完善保障标准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养老和医保的保障标准,逐年缩小城乡差距。
土地改革
浦口、六合试点集体土地“同等入市”
小产权房的存在是广大市民关注的话题,因为农村集体土地不能入市,造成了部分农村盖起了小产权房销售,造成一定程度的“制度尴尬”。而未来,南京的土地新政策有望破解农村集体土地的“入市难”。在这次下发的文件中,记者注意到,南京提出要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农村集体土地的入市,大大压缩了小产权房的土地空间,同时也会给农村集体、农民带来财富收益的增长。”南京一位房地产专家表示。记者看到,南京在文件中还提出,根据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将支持浦口区、六合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
农民退出宅基地可选择货币和住房补偿
据了解,南京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对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的闲置住房和宅基地给予补偿,补偿方式可选择货币形式,也可采取住房或物业等多元安置方式。
实际上,南京市关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办法在去年就已经出台。据估算,目前南京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约82万亩,户均用地近1.2亩,宅基地退出后,农民集中居住,理论上可节约建设用地约30万亩。
“(但是)要坚持自愿和稳妥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擅自替农民做主,强迫农民进城上楼。”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会上特别强调。
区域发展
江北新城将赋予市级相关权限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南京还将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完成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全面启动江北新区建设工作,并赋予其行使市级规划建设、经济社会管理等相关权限,构建快捷的城乡交通运输系统。
实际上,全面部署江北新区规划开发建设,已经在今年的南京市委一号文件中有所表述,文件中指出将督促做好江北新区发展战略、空间设计和政策创新等顶层设计工作。在2014年10月,就将召开江北新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江北新区开发建设。
高淳、溧水将作为南京副城
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昨天全市农村工作大会上指出,南京还将大力支持高淳、溧水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将高淳、溧水两区作为副城来规划建设,并加快推进两区融入主城。
同时加快主城与郊区快速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宁高城际一期、宁天城际一期、地铁3号线等轨道线路通车。全面建成宁高新通道主线,建成干线公路150公里,完成5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缪瑞林还表示,南京将加快全市域户籍互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并全面放开远郊区落户限制,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而对于郊区就业人口学历相对较低,人口年龄偏大等突出情况,缪瑞林指出,今年南京就将着力增强郊区户籍对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吸引力,在今年郊区新增城镇就业中,大学以上人员占比要提高3%以上。
【书记再说“乡愁”】
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不搞大拆大建
南京的乡村
不一定都要搞“马头墙”
“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乡土文化,充分彰显历史记忆、区域特色和民族特点,让更多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昨日在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再解乡愁,他认为记得住南京农村的乡愁,一定要注意保留特色村落原始风貌。
杨卫泽坦言,南京在开始建乡村文化时存在误区,“当时觉得我们的乡村都要搞‘马头墙’,有些地方其实挺好的,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搞‘马头墙’呢?”杨卫泽说,南京的农村只要不是脏乱差,保留自己的特色就会很好。
“农村就是农村,人们到农村来就是要感受乡土气息,要有不一样的感受。”杨卫泽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生态文明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杨卫泽说,如何保护利用好这笔宝贵财富,把南京农村建设得更美、更有底蕴、更可持续,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