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中外比较视域下谈中小学生安全自救教育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2-25 18:03

  近些年来,各地中小学生安全事故诱因除自然不可抗力等原因外,还与他们安全自救意识及能力的缺失直接相关。例如,我国中小学生在事故发生时就非常欠缺国外孩子所具备的相关心理、生理的应对机制和相关社会知识以及自救技能等。随着这些年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事故发生的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小学生如何能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实现安全自救教育,成为现今教育界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我国中小学生安全自救教育凸显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没有做深、做细、做实

  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展了一些活动,如:编制宣传画册、设定“安全教育月”等, 但往往没有统一、稳定和健全的组织结构,缺乏有力有效的常态化机制。很多中小学常常就只在设定的时间进行安全宣传,开展简单的讲座,发放一般的宣传资料等。安全教育没有融入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之中。

  而在美国,他们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则细致入微:一是通过图片、视频、录音等教育形式,丰富孩子的安全知识,让孩子知道遭遇危险时该怎样应对;二是借助教育与训练,锤炼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遇事勇敢沉着,积极想办法逃离危险;三是锻炼孩子的体能以提升自救水平。

  (二)缺乏安全自救教育的专业师资和专门课程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安全自救教育的主要传授者为班主任或德育处教师, 而这些教师并未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常常和孩子的家长一样,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依据有限的资料来对中小学生进行简单化宣讲,比如他们总是向孩子嚷:“不要玩火,不要碰电,不要私自下河游泳,不要……”,而对一些突发情况的自救技能,却知之甚少。同时,现今我国的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也缺乏与安全自救教育相关的课程。

  (三)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训练设施短缺

  当下,我国中小学的安全自救教育常常只是简单搞一些宣传,投入和设施少,实效差。而国外则不然,比如日本京都市政府于黄金地段的市区斥巨资建造了防灾教育中心,为公众提供防灾教育及培训,而80%的维持费用均由市政府买单。该中心有许多体验项目,像地震体验室、消防训练室、训练屋、风速体验室、烟雾躲避训练室、紧急梯逃生训练室等。再比如法国,政府专门建造了 400余所交通公园,用以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地骑摩托车和自行车,以确保他们的交通安全。

  二、大力加强我国的中小学生安全自救教育

  (一)将安全自救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首先,设置系统的安全教育课。中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安全教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点讲解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以及防火、防电、防盗、防中毒、防溺水、防中暑、防雷击、防骗、防毒品、防性侵、防艾滋等内容。

  其次,系统传授应急自救知识,并训练学生自救能力。日本作为一个多灾国家,他们的防震、防火、防原子弹的自救演习,每月一次。由于思想上的重视,日本青少年自护意识较高。据报道,一次中日青少年举行海上夏令营,一到船上,中国孩子首先找餐厅,而日本孩子则首先查看安全门。

  再次,体育教学中加强自护自救教育。一要利用体育室内课、宣传栏、黑板报教学生自护自救;二要利用体育室外课突发的运动损伤教学生自救;三要利用体育游戏教学生自护自救,比如可设计场景游戏,像“外伤怎样止血”、“人工呼吸”等;四要教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比如要求学生注意检查体育器械,在活动区见车时如何停、躲等;五要增强学生体质,以夯实他们自我保护的身体基础。

  (二)加强生存教育、生命教育

  首先,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存意识。日本中小学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最重要一项教学内容即学会自救。在这一个月里,学生每天都要接受避难训练和交通安全训练。在训练中,老师亲带新生到马路上示范怎样过人行横道,怎样看红绿灯;训练学生遇火灾时如何逃,地震时怎么办,如何使用避难器具等,并配合实地演习。当遇到意外情况时,每个班均有指定的通道和避难处。

  其次,加强生命教育。在欧美,生命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日本青少年自杀率一直较高,因此对生命教育也更加重视,这其中有一门课就是专门带中小学生到太平间去感受死亡情景,以加强孩子对生命的体认,从而爱惜自己,敬畏生命。

  (三)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中小学生自救的实际能力,需要借助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来逐渐形成。学校可以联合所在地的部队、消防队、公安机关、团组织、社区、妇联、工会等联合搞一些演练或专项安全教育活动,以便让中小学生熟练使用应急配套设施。同时,中小学也可自己开展一些演练,比如让孩子们练习报警和逃离危险地带,学会使用避难器具等。

  (四)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太大,不能对中小学生进行实地教育。此时应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像网络、多媒体、DVD、卫星图片等一些教育手段,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直观、形象地展示事件的过程,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让孩子们从他人的经历中明白自救方法。

  (五)培训家长以助力学生的自救

  教育家长要时时、处处、事事留意孩子的安全,积极参加学校、单位等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扎实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查觉和防范能力,及时排除家中安全隐患,向孩子耐心讲解自救知识。在日本,学校之外,孩子们的灾害与安全自救教育渗透于家庭生活细节中,他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政府分发的防灾手册,并配备一套灾害应急自救包,家长与孩子还共同研究防灾救灾预案。

  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因素,时刻在危及着人类的生存,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受到伤害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关于安全自救的教育严重缺乏,相关课程及教育设施也严重匮乏。因此我国应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安全自救能力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改善中小学生安全自救教育的各项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铁道部党校)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编辑:杨雨霞]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距离2018年高考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