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大学校园频现汉服美女:逛街上课都穿(组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3-07 08:41

 

 

  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一群穿着汉服的女孩,教室里、图书馆台阶上、小河边,就连食堂里也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拍微电影?还是作秀?每逢“汉服女孩”经过,同学们都会投来惊奇的目光。记者昨天获悉,原来,她们是一群喜欢传统文化的大学生。

  大学校园频现“汉服美女”

  昨天下午,农大图书馆前,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坐在台阶上看书,中间两个穿着汉服的女孩特别引人注目。“经常看到她们这样穿。”“作秀吧!”“在排练情景剧?”学生们对此似乎见怪不怪,但都说不出她们到底在干什么。说话间,两名“汉服女孩”起身,一路聊一路走着,校园林荫道、教室里、小河边,两人的出现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一处立马引来同学们的目光。

  “我是清煦,她是筱雨。”记者了解到,两名女孩分别是大二的彭嘉熙和大一的王馨雨,清煦和筱雨是她们的字号,两人都是“虹子汉韵社”的成员。“汉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社团组织活动外,平时吃饭、逛街、上课也会穿。”彭嘉熙说,社团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两件不同样式的汉服,大多是网购来的,每件衣服的价格在200元到500元不等,也有自己动手制作的。

  汉服为媒宣扬传统文化

  “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2003年通过网上最早接触汉服。”彭嘉熙说,她来自福建,当地有一个汉服社团,上大学前就经常参加社团的活动。一次去食堂吃饭,偶然遇见穿着汉服的张翠霞,也就是后来她们的社长。“去年冬天,我们几个汉服爱好者自发成立了社团,现在已经发展到10个成员。”记者联系上张翠霞时,她正在济南。“听说这里有一家汉服实体店,我过来学习一下。”张翠霞说,在青岛,这样的实体店很少。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说起成立社团的原因张翠霞说,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只重视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像“花朝节”、“上巳节”(传统节日,古代的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外出踏青赏花)等鲜有人知。平时,遇到这些传统节日,成员们会穿着汉服举行活动。

  “其实,汉服只是一种载体,我们并不是要宣传汉服,而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已经毕业的学姐阚晶说,这里面包括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阚晶是学校里最早的一批汉服爱好者,当时学校只有两三人,而且没有统一的活动,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虽然已工作半年,她还时常回来参加社团活动,给大家提供赞助。

  心声

  用平常心看待汉服

  “平时穿着汉服外出,经常被人看笑话。”彭嘉熙说,遇上一些不了解汉服的人,常常被当成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时也会引来人们的围观和追问。”张翠霞说,好多人误以为她们是古装剧的痴迷者,甚至也有人说她们在作秀。

  “比如说我有10件衣服,汉服只是其中的一件。”彭嘉熙说,在她看来,汉服就像是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衣服,哪天喜欢就穿出去,也不会担心别人怎么看。“西服、牛仔裤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既然我们能穿这些衣服出门,为什么不能穿汉服?”阚晶说。

  “其实,我们希望被追问,这样就有机会和大家交流。”阚晶说,单单穿着汉服外出,往往只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很难起到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有时她们会携带一些宣传材料,或者举办与传统礼仪、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课,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关注继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编辑:杨雨霞]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