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首个“美丽乡村”向阳村一幢幢排列整齐的小楼房。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张茂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澄迈坚持“就地城镇化”理念,不拆不建守乡土。通过产业“造血”,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增收致富。同时,老城开发区新区也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抹亮色。未来,将有近10万名产业工人在老城安居乐业,共享城镇化建设成果。
城乡一体化。澄迈已重点打造出3条美丽乡村带,计划串连村、镇、开发区和农场,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
城镇化发展最需要什么?澄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宜城则城,宜乡则乡。
在城镇化的探索上,澄迈坚持“就地城镇化”理念,以特色风情小镇、开发园区、美丽乡村等建设为抓手,走出一条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并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特色产业造血城镇化
福山镇以咖啡为支撑
永发镇以瓜菜种植为主导
宽阔整洁的街道,现代时尚的小区,郁郁葱葱的绿化……走进澄迈福山镇向阳村,实在看不出这里曾是茅草屋连片,垃圾随地可见,道路坑洼不平的村落。
“这几年来福山镇的游客越来越多,给我们村也带来的巨大变化。新房一栋接一栋地盖起来了,村民不是打工就是做生意,没人种地了。”向阳村村民蔡琼花感慨。
行走澄迈会发现,新型城镇化正在走“产业支撑,错位发展”的道路,各个乡镇以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小城镇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如福山镇以咖啡产业为支撑,咖啡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咖啡文化休闲游等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永发镇以瓜菜种植、冷库预存为主导产业,每年有上万吨瓜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
“乡村的建设发展,绝不仅仅是建几条村道,种几株花草就能解决,而是要通过产业‘造血’,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增收致富。”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说。
园区建设成城镇化亮点
未来将有近10万名产业工人
在老城安居乐业
近年来,老城开发区不仅成为推动澄迈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依托开发区建设起来的老城新区也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抹亮色。产城互动、产城融合,是澄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又一方向。
3月17日,老城开发区的马村中心港码头,大型货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作为海口港的中心港区,马村中心港未来吞吐量将突破亿吨,同时配套建设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园区,带来上万个工作岗位。
不仅是马村港,老城开发区目前正由单一的工业园区向特色农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旅游业、物流业园区多元并进。
如今的老城,大桥飞架,马路通达,商业街、公寓、五星级酒店等配套措施相继落成,逐渐成为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城镇。
而老城建设的成果也在惠及着周边农民。马村村民马传石原先是保安,一年收入三四万元。马村港开发建设后,他创业开了一家烟酒行,收入也翻了番。
“我们按产业的要求配套建设城市,以城市的需求支撑产业发展。未来,将有近10万名产业工人在老城安居乐业,共享城镇化建设成果。”老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莫终敏说。
美丽乡村让农民留下来
澄迈已打造出3条美丽乡村带
串连村镇开发区和农场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大量就业机会和均等公共服务,使农村转移人口能够“留下来、站稳脚”,真正变成城里人。
75岁的美榔村村民陈堂标每天都会来到村口的美榔双塔前,给游客讲讲村里的历史。“游客多了,我们准备办个农家乐。”
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同时,通“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各乡镇村落的布局和发展,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村庄美了,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村庄变美了,农民就可以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
福山咖啡风情镇便是成功的典型例子。风情镇建设带动了周边村庄如侯臣村、向阳村等的道路、垃圾处理、公共设施等规划建设,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就地城镇化进程,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3条美丽乡村带,计划串连村、镇、开发区和农场,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本报金江3月23日电)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