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女士:辞职与孩子一同成长
对于不少华人家庭来说,课外兴趣班和补习班无疑是妈妈们拼的一个主要的战场。她们会花很多时间接送孩子、陪孩子。比如一位妈妈说女儿每天练琴都需要45分钟以上,这个时间她会一直坐在孩子旁边。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华人只要是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学习游泳,另加一种乐器,通常是钢琴或者小提琴。此外再视个人的资质和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另学球类(网球、曲棍球、篮球等)、舞蹈(芭蕾舞、爵士、民族舞等)、中文、其他乐器(长笛、小号、萨斯风等)、棋类(国际象棋、围棋等)、戏剧演讲等。
梁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从孩子准备入读学前班开始,梁女士就辞去了工作全力培养她的孩子。“孩子读幼儿园时基本都是玩。上了学前班之后,要学的东西多了很多。女儿现在参加的兴趣班可能有点多,但是她都比较喜欢,我们也都支持。等她再大一些,则会让她主攻一两样。”梁女士的女儿周一到周六兴趣班都安排得满满的,周一钢琴,周二芭蕾舞,周三国际象棋,周四合唱团,周五公共演讲,周六中文学校,周日则外出游玩。
“孩子爸爸工作忙,早出晚归。孩子的起居饮食、兴趣爱好和学业都是我来抓。不辞职真的没有办法胜任。”梁女士说,“一年级之后孩子开始有家庭作业,每天要读一本书,要写字、有电脑作业要做,虽然时间大概也就15分钟左右,但是也需要盯着。下午接孩子放学后要参加兴趣班,回来还要做饭。时间上非常赶。 ”
谈到辞去工作,梁女士坦言有时会感到失落,但绝不后悔。 “孩子的关键时候就那几年。孩子再大一些,我还可以出去工作。而且这也是我和女儿一起成长的过程。”对于澳洲华人的孩子在课后或者周末参加非常多的兴趣班包括补习班,新州教育与社区部国际交流项目高级官员、孔子学院澳方院长史双元教授表示,整体上看这是一件好事,是华人社区重视教育的表现,也是中国流行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海外版。参加补习和兴趣班总体上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应付各类考试是非常有效的办法,适当参加兴趣班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但是,史教授说:“如果过度参加兴趣班,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课后的时间被不由自主地占用,没有了玩耍的时间,也就没有思考和自我发现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该注意,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玩耍、来仰望星空。勿把兴趣班弄成另外一种竞争。快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史双元教授还提醒,兴趣班大都有一定的社区导向,比如华人参加的兴趣班大多是和华人孩子在一起,这样也就二度隔膜了学生和其他社区学生以及和主流社区学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