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学生吐槽9次春游有6次是去同一景点 为啥“年年春天来这里”?
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正是春游踏青的绝佳时间。昆明不少中小学已经组织了春游,某小学5年级的李琳和杨宇(均为化名)则对春游既期待又纠结。“想跟大家一起出去玩,但是怕今年又去民族村,已经去过无数次了。”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不少学校的春游都是重复地点,几乎是“年年春天来这里”。
城区几个景点轮换去没有新鲜感
李琳和杨宇所在的小学每年春秋两季都会组织学生出游,“老师说今年也会去的,只是时间延后一点”。两人目前都在读五年级下学期,按照一年一春游一秋游的频率来计算,已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9次出游。
虽然他们说每次出游都是“大家走一下参观一下,然后坐着吃东西”,但是仍能看出来他们很快乐,“平常在学校楼道里不准跑,操场上都挤满了人,只有在春游的时候才能放开玩,还能跟老师一起玩游戏。”
本该是快乐的出游,然而两个小家伙也很纠结,“都是去同一个地方,不是民族村就是翠湖。这些地方平常家里人也会带我们去,去了多少遍都数不清了。”
记者请他们将往年出游的地方列张表,发现9次出游中6次去民族村,2次去翠湖,只有4年级的上学期秋游时去到消防队参观。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记者近日随机采访了昆明市内多所小学的几十名小学生,发现他们春秋出游的地点重复率都很高。“就是在民族村、金殿、黑龙潭、昙华寺这些地方轮换,现在已经对去哪里没兴趣了”,6年级学生小楠说:“想去更远一点的地方,比如像我爸妈他们以前春游那样去野炊。”
考虑到安全因素一些学校已取消出游
“学校组织春游,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安全,所以我们学校不会带学生去大观公园、西山等地,因为怕学生出安全事故。第二个原则是活动空间要比较大,因为集体出游时学生人数都是成百上千的。这样排除下来,能去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了。”在昆明市一小学任教的张老师说。
他说现在学校组织春游,最头疼的地方就在于安全问题,“去之前就要做好安全预案,如果去的是一些不常去的地方,那么去之前还要踩点。要跟家长签订自愿参加春游的书面材料,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出游那天该配备的老师、校医,还有家委会的成员都要跟着去。”张老师还说:“由于担心安全问题,再加上组织一场春游下来学校的老师也会累得人仰马翻,所以很多学校都已经取消春游,还在坚持的不多了。”
张老师介绍,现在很多小学都鼓励把春游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再是单纯地走走看看,然后坐下来吃吃东西。春游结合社会实践之后,比如说年级小的孩子出游过程中可以写生,年纪大的孩子可以结合他们的课本知识,例如请植物学专业的大学生来教他们怎么识别各种植物。”
春游换“马甲”变成社会实践引争议
“有的学校春游踏青已经不叫春游,直接就叫社会实践活动了。”然而,春游换个“马甲”成了社会实践,却引发了一些争议。
“以前学生只有春游、秋游的时候才能走出校门亲近下大自然,但如果是社会实践就能变成常态化的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让孩子多到课堂外看看。”一些家长这样认为。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不少孩子告诉记者,他们春游时去的不再是公园、游乐场所,而是到警队、警犬基地参观。
另一些家长却对春游变成社会实践心怀忧虑,“我觉得春游这两字的意思是让孩子到林间、田野,感受大自然。现在的春游都是在市区转悠,已经是‘市内’游了。如果学校都不搞春游搞社会实践,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那么以后春游就变成‘室内’游了。”
“我觉得传统的春游、秋游还是有必要保留,游览自然风光,自己动手找材料做顿饭什么的。但现在的春游许多孩子对去哪里并不关心,反而只关心家长给准备了什么零食,这削弱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做为家长我希望学校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家长杨先生说。
相关链接:
春游去哪儿?三款大空间7座踏青SUV推荐
海口九中组织徒步春游 “校服”队伍成一道风景
高校成市民春游“后花园”:野炊烧烤洗私家车
大学生流行环保春游 自行车出行成首选
亚龙湾热带天堂春游踏青游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