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家风家教大家谈:家教应力倡孝与俭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4-11 08:39

    家风,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和成果。无论是传统文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普通百姓向往的“五福”(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善终),反映的都是人们的核心价值观。而家训、家教则是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中国传统社会,因血缘关系而形成庞大的家族。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家族的缩小、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熟人社会中那种利用道德自律的约束力量,大大减弱。家庭的早期教育和家风的熏陶感染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家庭和睦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面对众多诱惑的多元世界,家庭的家教与家风日显重要。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这些家训涵盖面广,涉及立志、修身、求学、治家、为人、处世乃至日常生活细节的规范。有些内容虽然带有封建宗法制度的色彩,不完全合乎情理,但在教育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的有益部分,在今天看来,仍不落伍,值得汲取。特别是孝道与俭朴。

    时下的社会通病是,忙忙碌碌的很多人对工作、人生丧失了热爱,没有了神圣感,感受不到它们的意义。一些人只知道不断向外索取,追求享乐,满足膨胀的私欲而不知内省。而没有了神圣感,就不知敬畏,不会感恩,不懂珍惜,自然而然会道德沦丧。所以,当下的家教家风,应力倡孝与俭,因为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孝道在封建社会里升格为《孝经》,作为统治者推行封建宗法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依据,以之治天下,甚至还出现了有悖人伦有违科学的愚昧的《二十四孝》。本文所说的孝,是孝的原始意义: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的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是孝的最底层次。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为人子,止于孝。子女奉养父母,晚辈侍候长辈,是本分。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它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从孝敬父母开始,继而爱小家,逐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不独其亲的境界,进而爱大家、爱国家。

    俭朴也是古代家训里念兹在兹的。《诫子书》不足百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们今天仍然耳熟能详。

    俭朴是人主观上对待财富、物质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这种态度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人的一种理性的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欲,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相关链接:

教育时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李先念家风”需要制度性转化
传承传统文化道德 家长孩子争相唠家风
刘奇葆: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小家庭时代”也应重视家风传承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陈品高] [编辑:陈莹]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