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侨村家谱里的南洋踪影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耿 吴钟灯 时间:2014-04-21 09:07:00 星期一

  在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随处可见融合南洋风格和本土特色的民居。 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摄

 

 中台村《吴氏家谱》,记载了大量吴氏宗亲下南洋的历史信息。 陈耿 摄

 

 文昌铺前镇木兰湾景色,当年很多侨胞就从这一带的港湾下南洋。记者宋国强 摄  

  今年清明节前,海南第三届南洋文化节在文昌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乡亲参加文化节。

  海南与广东、福建一道,是我国的三大侨乡。海南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洋的?历来在正式出版的书籍中没有记载,好在还有家族谱牒资料,弥补了这一遗憾。

  文昌是海南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乡亲有120多万人,是文昌市常住人口的2倍多;而铺前镇,则是文昌主要的侨乡;而中台村,又是铺前最早有人移民海外的村庄。因此,中台村对于寻踪海南人在海外的足迹,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标本。

  从本期起,《海南周刊》将开辟“琼侨寻踪”专栏,敬请关注。

  文昌铺前中台村吴群先生收藏着一部祖上传下来的、纂修于清代光绪庚子年(1900年)“三在堂”《吴氏家谱》,橙红色的封面封底,看起来还很光鲜,似乎在114年的漫长岁月中,并未褪色多少。

  更为难得的是,家谱的内页也全部完好无损,使得内文字字可辨,读起来文辞通畅,足见主人对其呵护有加。通过这部《吴氏家谱》,我们得以一窥吴姓族人自古移居南洋的记载,了解这个侨村的迁移历史。

  客死异国

  就像无法在清明节忘记已故的亲人一样,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死亡,因此,从一条与死亡有关的信息,开始追述海南人出洋的故事,应该也没有什么值得忌讳的。

  “世泽,生:同治壬戌年(1862年)十二月二十日子时;卒:暹罗寒瑶港,于光绪癸巳(1893年)十月初八亥刻,葬:拣葬东边,坐西……”中台村《吴氏家谱》中,记载客死南洋各国的宗亲比比皆是,仅清代中后期被收录谱中、有名可考的死者,就不下30人。

  他们前往的国家,以“安南”(今越南)居多,其次是“暹罗”(今泰国),也有少量到“槟叻”(今马来西亚)的。

  这位吴世泽,是海南吴氏迁琼始祖吴贤秀的40世孙,从其22世祖迁居文昌铺前,到他这一代已有18世之久。吴世泽是什么时候去泰国的?在那里做过什么?为何31岁就死了?在120年后的今天,连其后人都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想见,远赴南洋讨生活,是艰辛与凶险并存的事情,吴世泽或许是一个码头搬运工,在某一天被重物砸中或是落水身亡了,而在海南老家,妻子陈氏和8岁的儿子吴乾元,恐怕要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之后,才能从别人寄回铺前的家书,或从还乡过年的宗亲那里,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人们大多聚焦于那些在事业上成功而衣锦还乡的华侨,又有谁知道多数人在海外终日为了生存而忙碌,甚或因为意外而命赴黄泉,留下孤儿寡母呢?

  类似的故事在万宁市万城镇周家庄的夏氏宗亲也曾发生,该村的《夏氏族谱》里,就有诸如此类的记载。“达鸿,三子,生宣统己酉年九月二十申时,侨居南洋,卒南洋……”“传明,士贵公次子,侨居南洋,不知所终。”

  番邦娶妻

  多数出洋尤其是下南洋的琼侨,由于再未回乡,或是不便带上妻儿一起出去,很多都在外国娶当地或华人女子为妻。

  在中台村《吴氏家谱》中,还有这个家族多人迎娶过越南女子的记录。由于文字不多,所述不详,因此也留给后人较大的猜想空间,譬如:

  “盛义,功名:恩赐登仕郎,生:乾隆辛亥(1791年)正月初十辰时,卒:咸丰乙卯(1855年)五月初九子刻,葬:南边坡,坐东,有碑;妣韩氏,青龙村,生:乾隆壬子(1792年)四月廿二亥时,终:同治丁卯(1867年)四月十九酉刻,葬:多吉村东,坐西,有碑;妾李氏,安南富安村,生:嘉庆癸亥(1803年)十月十四戌时,终:咸丰辛酉(1861年)十月初一巳刻,葬:安南交东港,今拣葬迈绿园,坐东,有碑;派男善、盖、道,俱李生。”

  吴盛义已经在科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功名———“恩赐登仕郎”,一个九品的闲职,可惜发妻韩氏没有给他生儿子。他可能去过越南谋生,或托人从那里讨了一个妾———李氏,李氏给他生了3个儿子———世善、世盖和世道,此后58岁时死在越南老家,葬在越南交东港,后来才迁葬文昌。

  李氏在吴盛义死后6年离世,她是否一度回越南居住,或在回家省亲时病故,此后才被儿子们“拣葬迈绿园”?族谱中没有吴盛义和李氏所生的3个儿子出洋,或在国外居住的任何记录,因此,李氏死的时候,儿子们可能不在身边。

  娇娘赴番

  在侨乡,新婚刚过,丈夫就出洋的家庭举不胜举,于是,很多“留守新娘”由于丈夫再也没有还家,孤独一生,最终成了“留守阿婆”。琼剧《下南洋》中那位敢于只身到国外寻找丈夫的女子“琼娘”,毕竟只是舞台形象,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故事。

  不过,现实总比戏剧精彩。历史上,海南女子确有下南洋的真事,正因为是史实,海南的女性书写了海南海外移民史最惊心动魄的一页。

  就国家律法的层面而言,清政府是禁止妇女去南洋的,这一禁令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才解除。而海外的海南人,历来也极力反对别人带家眷到东南亚,主要是担心妇女出国后,会干不正当职业,败坏琼人名声。

  因此,林明仁的《文昌华侨文化》一书称,据说第一批跟随丈夫出去的海南女子,必须先到香港,把自己装扮成广州人,以免被人察觉,否则,一旦被海南籍青年发现,就会遭到殴打,不得不原船返回。

  于是,最早出洋的海南女性也就显得遮遮掩掩,难以知道她们的真实身份。那么,谁是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赴番的海南女性呢?

  按文昌《黄氏族谱》记载,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下南洋的海南女性,是文昌锦山罗民村的韩金兰。她生于1883年,1902年嫁给锦山桥头村的黄运得,婚后几个月丈夫便到泰国谋生。民国二年,即1913年,30岁的韩金兰随夫到曼谷定居。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