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村寨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这故事与黎族创世纪的歌唱很相似。
文身是黎族女子人生中的大事,充满庄重神秘的色彩。文身的年龄、地点、日期及文身的传授方式、文身的过程、文身的报酬、文身的纹样、文身的部位等都有一套清规戒律。文身是氏族的标志,是成年的象征,其中包含着对美的追求,也包含着祈福、避邪的意愿。
因黎族没有通行的本民族文字,对文身没有任何的记载,因此无法确知文身在黎族民间是如何产生、发展及沿袭的。但来自历代的文书史料,却有相关的零星记录可供参考。
对海南岛的文身习俗作记载最早的,可能是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按《后汉书明帝纪》原注:“(永平十七年),杨浮(应作孚)《异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状如鸡肠,操操下垂至肩’”。到晋代王范的《交广春秋》也写到:“朱(应为珠)崖、儋耳二郡……周迥二千里,径度八百里,人民可十万余家,皆殊种异类,披发雕身”。其后,宋朝的范成大、周去非、乐史;明朝的戴璟、顾;清朝的屈大均、张庆长、萧应植,明国时的周文海、史图博(德国人)、刘
由于各个记录者所在的年代不同,搜集材料的地点不同,采访的对象也不同,因而对文身的看法也各有别。
一,“避龙、蛇、鱼、虫之害”说,“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文身断发以避龙”(《史记•赵世家》)。
二,“恐祖先不识”说,“黎族男女周岁即文其身。自云:不然,则上世祖宗不认其为子孙也”(顾的《海槎余录》)、“凡黎女将欲嫁人,各谅已妍媸而择配,心各悦服,男始为女文面,一如其祖所刺之色,毫不敢讹,自谓死后恐祖宗不识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三,“免外人掳掠、拐卖,毁容砺俗”说,“盖黎女多美,昔尝为外人所窃,黎女有节者,涅面以砺俗,至今慕而效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
四,“以别贵贱之身”说,“(黎俗)尚文身,豪富文多,贫贱文少,但见文之多少,以别贵贱”(乐史的《太平环宇记》)等。
在海南昌江的保山村和红峰村找到了三位纹身的老人,均已70多岁。相传黎族女子长到十三四岁,通常就可以文身了。文针是用当地一种叫红藤的植物做成的,红藤刺异常锋锐,针落皮破,血滴随即渗出。(作者:渔篓子)
文身师拭去血水,将一种特殊的颜料敷在伤口上。这种颜料是用当地的野蓖麻和山海棠的果实烧制而成的。待伤口痊愈脱痂,就出现了青色花纹,永不褪色。
据专家介绍,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约70岁,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文身历史也将划上句号。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
(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