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探访藏身粤北深山的古代“义务教育”雏形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4-28 07:32

    数百年来,广东南雄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鱼鲜的庵场,莲塘的禾场,篛过的书房”,所传唱的均是该市几个大型古村最突出的特点,其中“篛过的书房”寓意有着760年历史的篛过村学堂多、读书人多、为仕宦者多。

    据当地史料记载,“篛过书房始于明初,由长者欧阳思仁于洪武三年(1370年)首创社学,耕读之风兴矣。”而最令人称道的是,早在明清时期,篛过村就开始大规模创办各类书院,村中孩童一律免费上学,可谓为岭南地区最久远的“义务教育”雏形之一。

    翻查村中欧阳氏家谱,发现这个藏身于大山中的小村庄,在明清时期的科举年代,竟然走出了了进士1人、贡生43人、举人6人、国学生、太学生45人,茂才庠生123人。

    经过一年多的普查、认定等抢救性工作,该村以其突出的文化、民俗色彩,于今年被广东省有关部门正式认定为“第四批省级古村落”。

    走进古村,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古朴的气息,村里近万间砖瓦房几乎全是麻石奠基、火砖砌顶;各种古屋中雕梁画栋、花格窗棂比比皆是,一些书院的门楣上,仍挂着“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等牌匾。漫步村中,以鹅卵石或青砖铺设的村街巷道上长满了苔藓,村中下水道、排水沟都以麻石条砌边、青砖筑成,丝毫不见寻常农村的脏乱情景。

    “我们村最了不起的,就是大大小小数十间从明代开始修建的书院。”谈及篛过村的辉煌,今年已84岁高龄的村民欧阳克强老人不无骄傲地笑了。欧阳老人说,篛过村欧阳为大姓,书院均为欧阳族人修建,他从1937年开始,曾在村里的孝思书院中上过4年学。

    “当时村中孩童初次上学,家中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据欧阳老人回忆,上学第一天,孩子会被早早叫起,洗刷完后换上新衣服,烧香奉神,拜祭祖先。父母还会煮上两个鸡蛋配上一双筷子,寓意将来学业优秀课课满分。早饭后,由父亲或长兄送孩子到学堂孔子像前顶礼膜拜,开始上课接受启蒙。

    “我的父亲就是村里的教书先生,所以对村中的教学历史颇为了解。”据欧阳老人介绍,从明代开始,村里的书院除了招收欧阳氏族弟子外,还会吸收方圆十里八乡前来求学的异姓弟子,使得篛过村的太乙书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了风靡雄州的知名学府。到了清代,篛过欧阳氏家家户户按丁筹集办学基金,以基金生息,保障办学费用。村中孩子不论贫富,到了7岁,大多都会被送往学堂接受教育。

    为了使篛过村得到更好的保护,南雄市文联从2013年3月份开始启动篛过村申报广东省古村落保护项目工作,加强了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当地文化部门表示,篛过村的风貌、自然环境等历史遗存完好,对传承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完)

 

 

 

相关链接:

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系统五一启用
取消“共建” 北京市义务教育向特权说“不”
遵规守则是落实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策的关键
我省今年秋季起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设立饭堂
澄迈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陈莹]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