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钻研宇宙物理的“科技男”
在吴宏毅眼中,更重要的事就是“做太空方面的研究”。吴宏毅告诉记者,有件事一直记忆犹新:他5岁时有次和父亲一同散步,指着天空问父亲:“天空怎么来的?它的源头在哪?”父亲无言以答,自此探秘宇宙科学的种子就种在了他的心里。
上初中后,吴宏毅的成绩较过去一落千丈,只得辍学。“虽然我数学基础不好,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宇宙、对物理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我足够努力,那些困扰我的问题终有一天会解开。”带着这样的志趣,他满腔热情投入到宇宙和物理研究。
“即便是大学生,都搞不懂他在计算什么,更何况我们这些人,我们经常说他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一位曾长期跟他共事的保洁人员称,下班后的吴宏毅从不打牌、不喝酒、也不去娱乐店玩耍。“只有看书、算题和研究,才能让我觉得快乐!”吴宏毅说。
记者在吴宏毅家看到,其书柜里排满了《物理学》、《光学》等专著,电脑桌上放着写满各类公式、演算的笔记,电脑桌上的一个光盘本,里面竟然有十几张容量超过4G的刻录碟,上面写有各种学科分类条目,“都是电子书刻录成的光碟,如果是纸质的,这个屋子都装不下”,不过他也承认,自己目前只是走马观花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留着慢慢研读。
成绩:发表4篇论文的“学霸”
“做梦都在做研究,没办法,停不下来。”吴宏毅称,从他决定做研究开始,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他的时间几乎都用来看书、做笔记、演算。基础比较差的他,常常为一个小细节就要耗上一两天时间。
经过长达20多年的努力,吴宏毅从一名看到数字就头疼的初中辍学生,到如今已经能轻易就“暗物质”、“广义相对性”、“狭义相对论佯谬”等学术名词侃侃而谈,并且自2009年起,吴宏毅先后在《广东科技》、《中国科技纵横》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而这4篇文章的题目就足以“亮瞎眼”:《广义对称性原理》、《宇宙的思考——向宇宙奇点挑战包括暗物质的一个唯象解释》、《破解暗物质之谜》、《狭义相对论佯谬另解》。
“在你眼中,暗物质、相对论分别是什么?”“佯谬是什么意思?”吴宏毅均能很快组织语言作简短回答。他承认,目前自己的研究并非有太多创造性或很高学术价值,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弄清一个小点。不过,哪怕是论文里面的一个名词或一个公式,在与他共事的环卫工同事看来,都是“不可能懂的大道理”。
未来:他有一个“诺贝尔奖”梦
记者从吴宏毅的言谈中了解到,他一直在研读《相对论》,并在11年前花了700多元买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试图了解更多宇宙奥秘。
持续的科学研究,动力何来?吴宏毅告诉记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对太空、物理的兴趣是坚持下来的“马达”,“我眼中的演算、研究,跟别人眼中的抽烟、喝酒是一样的,很难戒掉。”他还告诉记者,他时常在梦中梦到书里描绘的场景,星球运行、粒子转换。起床后,他便立刻将梦中的奇想记录下来,并梳理出自己的猜想,整理成文。他的电脑里,就有两个名为“梦中记录”、“巧事”的文件夹,专门存放他此类奇思妙想。
目前,吴宏毅仍在暗物质、相对论的求索路上匍匐前进,问及目标,他称自己还将持续写论文,直到发表更多有创造性的论点,“我的最终愿望是能获得诺贝尔奖”,吴宏毅称,环卫工获诺贝尔奖,这在普通人看来不可能,但他会为此目标一直坚持下去。
他是环卫工,扫了28年的地,对禅城区的各条道路如数家珍,打算一直扫到退休。
他为什么坚持扫垃圾?
记者:既然这么喜欢科学,为何不专职去做研究?
吴宏毅:我身边很多人都不解,甚至鄙夷,说“科学家干吗沦落到要扫街,干脆回去埋头读书算了”。我的想法是,工作要么高高在上,做最顶端、最能挑战人脑的,要么做最底层、脑筋都不用转的。父母也曾给我安排一些舒服点的工作,比如车间技术工、办公室之类的,但我都不愿意。
目前我的学识比较浅,做科学家出成绩的风险很大,与其做一个一般的科研人员,还不如留守原地,做最底层的环卫工,同时在心中有科学研究的想法。
记者:你怎么看待扫地这份职业,能坚持28年?
吴宏毅:起初几年,我认为这项工作十分低下,后来认识到它的好。首先它属于体力劳动,对身体机能调节有利,且在露天作业,早上起得早,替代早锻炼,长时间露天作业,日晒雨淋,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其次它加班不多,可以保证下班后我可以放心做研究。
扫地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八小时以外我从事着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是很完美的,过度强调哪一方都不行,所以我打算一直扫地到退休,然后每天陪我爸散步,给他做饭,我觉得生活还算不错。
记者:你写论文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帮助?
吴宏毅:没有任何帮助,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如果非得找一个,那网络就是我的导师,我每天都会关注科学网站,宁可花钱也要从期刊网上下载论文和资料,从而激发自己的科学思维,丰满自己的猜想。当然,当我需要翻阅外文网站和书籍时,我爸爸会帮我,他会和我交流,但内容还得靠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