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印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的航迹。中国西沙水下考古队供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在陵水桥山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程范淦 摄
保亭民族博物馆的花梨木枪。 朱纬 摄
影青篾纹钵。 中国西沙水下考古队供图
西沙出水石雕。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西沙北礁出水的铜盘器座。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考古专家傅宪国在整理修复后的出土陶器。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独特的民族文物
4月28日午后,一场大雨,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冲刷得洁净耀眼。这座经过四次搬迁落户在保亭七仙广场的博物馆,拥有700多平方米的展厅,收藏570余件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民族文物。
站在最让馆长陈榆林骄傲的黎族龙被前,听着他娓娓道来关于龙被的种种,你似乎能够透过这件藏品看到多名黎族妇女身着民族服饰,坐在一起低头织锦的画面。
“龙被是黎锦中的精髓,代表了黎锦各种技艺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项技艺已经失传。在某种程度上,这条龙被在国内民族文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陈榆林认为,文物的大小省之争并不仅在于数量,还要看文物本身的价值,海南的民族文物的独特性,向世人展现了黎族苗族璀璨的民族文化。
王亦平称,琼州海峡将海南与祖国大陆隔开,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海岛文化。海南文物在全国的位置比较重要,这里的文物表现出与内地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特点,独具地方特色。
世居海南的百万黎族同胞创造出了珍贵的黎族文化:船形屋、纺织、酿酒等,在去年6月10日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当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9项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再从移民文化看,无论是在海南岛居住已数千年之久的黎族同胞,还是其他居民,都是不同年代从大陆各地迁徙到海南的移民,他们一方面继承和传递了原有的文化,同时又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创造出新的文化。遍布海南每个村落的宗祠除了和内地一样祭祀远古的祖先外,还祭祀迁琼始祖的灵位。
“我们时常考虑,国际旅游岛应该提供出差异化的文物文化,而非一味地与省外其他文物大省比数量而趋于同质化,海南的文物文化地位将是独特的。”
迟来的史前文化考古发现
五一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傅宪国和他的同事们,依然在陵水桥山遗址发掘现场坚持工作。“这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在海南开展考古工作。”傅宪国告诉记者,从目前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可以初步判断该遗址的时代范围可能在距今3000年―5000年之间。
“来之前,我们大脑中对海南几乎一片空白。”傅宪国坦言,直到2012年,因为中科院与海南省的一些战略合作,他们的目光才转向了海南。“来了才知道,海南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很高。”傅宪国说,并非海南文物匮乏,只是人们关注得太晚。
据了解,桥山遗址于2012年3月被发现,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其面积之大、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遗址的发掘工作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华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从2013年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调查、钻探和试掘,明晰了桥山遗址地层堆积状况和遗址分布范围,为今年的发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傅宪国说,尽管发掘工作刚刚启动,但已显露出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桥山遗址开展包括地貌、古环境、古动物、古植物以及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以在海南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生计模式、海岸线变迁等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探讨和研究海南地区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的关系提供重要资料。
另外,傅宪国提到,他们一直在周围做调查,在陵水新村港和黎安港发现了10处不晚于至今3500年的遗址和文物。“国内的很多专家都来了,他们直呼想不到会有这么密集的遗址和精美的文物。”傅宪国说对于这批文物的研究,也许可以证明此处曾经人口密集,海南并非传言中的不毛之地。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