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清代龙被、朱庐执圭印 听它们讲述的海南故事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马珂 徐晶 时间:2014-05-12 08:40:45 星期一

  

清代龙被(局部)。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西汉朱庐执圭印是迄今海南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官印。

  

海南铁路博物馆里的“美龄号”。 骆云飞 摄

 

 朱庐执圭银印(国家一级文物)  

  透过玻璃橱窗,凝视眼前的文物。时光仿佛开启一道穿梭之门,你只需轻轻踏入便可穿越回到文物所在的年代,去看看那些年海南的人和事儿。

  海南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有些文物所讲述的海南故事,值得你跟着我们的文字来一回穿越之旅。

  朱庐执圭

  见证汉代对海南的经略

  在海南省博物馆二楼海南历史陈列展厅,一枚小小的正方形银印安静地陈放在展柜内。它是“朱庐执圭”银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海南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枚古代官印。 

  这枚“朱庐执圭”银印的发现有个有趣的故事。1984年,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深入黎族村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潭培乡看到一些农民在打牌,每个人的脸上都印了一些红印,一问才知道,如果谁打牌打输了就用一枚印章在脸上盖个印,工作人员拿过印章一看,竟是一枚银质方形印章,制作精致,印章上盘曲着一条蛇,工作人员连忙询问印章来历,一位名叫刘清高的黎族农民说,这是他种橡胶树时在地下30厘米处挖出来的,附近只发现了这枚印章,没有发现任何别的东西。

  工作人员将印章拿回县文化馆后进行研究,印章高1.9厘米,边长2.4厘米。印纽呈兽首蛇身形,头部微微上扬,长着双耳,造型有些像鼠,蛇身布满精美细密的花纹,印面还铸有阴文篆书“朱庐执圭”四个字,印文工整严谨,因此得名朱庐执圭银印。

  1985年4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在海南发现这枚银印的消息,立即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高度重视。

  专家研究后认为这是一枚中国西汉时期的印章,朱庐执圭这四个字包括两个意思,朱庐是地名,执圭是爵位名。而有关朱庐这个地名还要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刘彻是中国西汉著名的皇帝,他于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间在位,执政期间汉武帝在南方派前伏波将军等将领率领军队收复岭南,之后在岭南这个地方设置了九个郡,其中珠崖郡、儋耳郡就在海南岛上。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儋耳郡合并到珠崖郡,到了汉元帝的时候,珠崖郡也被罢除了。罢除之后就把珠崖郡这块称为朱庐县。这枚朱庐执圭印就是西汉中央政权赐给朱庐县官员的一枚官印。海南岛在公元前110年就属于中国了,这枚印章也是一个实物见证。

  执圭印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这一件,但是蛇纽印不止这一枚,我国目前出土的另一枚蛇纽印是1956年在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的滇王之印,是一枚金印。

  滇王之印是随持有者一起葬在墓葬之内,可是朱庐执圭印不是这样出现的。根据史书记载,无论珠崖郡儋耳郡还是后来的朱庐县,它们都在海南岛的西部和北部,为什么朱庐执圭银印却在岛南的乐东发现?为什么只出土了这一枚印章,没有发现任何其他文物呢?现在推测或许这枚印章的主人带着印章去讨伐征战,由于战死和遗体一起埋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战败逃亡将银印丢弃所致。而朱庐执圭印是迄今为止在海南岛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枚官印,对海南岛古代历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证明海南岛至少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属于中央政权管辖。

  铜釜、铜鼓

  诉说伏波英雄战绩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兴请求举国“内属”,使南越国的地位等同中原地区的诸侯王。汉武帝同意赵兴的请求,但是,此事遭到南越国丞相吕嘉的反对,汉武帝即派遣韩千秋等率领二千汉军,前往南越讨伐吕嘉。吕嘉于是发动叛乱,杀掉南越王及汉朝使者,又以奇兵消灭二千汉军。汉武帝大为震怒,颁下征伐南越国的诏书。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从桂阳出发;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从豫章出发,兵分五路征讨南越。吕嘉连夜带领部属数百人逃亡入大海,乘船西去。路博德立即派人追赶,结果吕嘉等被捉住。平定南越后,在其地设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耻、九真、日南九郡。西汉开置郡县的前伏波将军路博德与东汉恢复郡县的后伏波将军马援成为海南人民永远敬仰纪念的英雄。

  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海南岛的西南一带,陆续出土了30余件铜釜、铜鼓。釜是古代的炊器,敛口、圜底,是锅的前身,“破釜沉舟”、“釜底抽薪”即由此而来。海南出土的青铜釜,正是伏波将军的队伍带来的行军锅,可以推测汉军曾经驻扎于此或在此采取过重大军事行动。

  汉代马援创制的马式铜鼓,作为军鼓、传布信息、发布号令之用。海南出土的铜鼓共有12面,在形制上分属于北流型和灵山型。其中一件北流型铜鼓体型巨大,为汉代铸造,出土于昌江县,原藏海口市博物馆;灵山型铜鼓的铸造年代一般是东汉、唐代。

  西汉王朝略地海南,在这里推行郡县制,标志着中央封建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开郡之初,在海南岛设置两郡,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这也是海南岛最早的人口记载,汉代文物的大量出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

  龙被

  展现黎族文化精髓

  被子在当今实在算不上稀罕之物,可是在物质匮乏和技术有限的过去,却是奢侈的象征,尤其是黎锦技术织成的龙被更是贵族的象征。为得一床黎族先民所使用过的龙被,保亭民族博物馆馆长陈玉林可谓呕心沥血,成了一名民间寻宝人。

  陈玉林说,黎锦是黎族文化的精髓,而龙被是黎锦各种技艺的最高成就,它分为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和五联,因被单上织绣有龙的图案而得名,过去,只有大户或当官的人家里才有龙被,是典型的贵族象征。因技术复杂和象征意义重大,制作龙被的人选十分重要,不仅要熟知纺染织绣技巧,且本人不能有过不祥之事发生,一个村落中这样的人选只有几人,而且她们要一起耗时几年的时间才能做好一床龙被。

  为了觅得这样一床龙被,陈玉林一寻数载,直到去年才在五指山地区一个收藏家手中寻得一床三联龙被,两条边联除有黎族传统图案外,还有两条栩栩如生的腾云蛟龙,中间一联则是两只精美的凤凰与日月争辉。陈玉林道出其中细节:“之所以凤凰在中间,是因为当时慈禧执政,之前通常是龙在中间。”

  “美龄号”

  奔驰海南的特殊公务车

  在位于东方市八所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后院,记者看到了一节特殊的公务车———“美龄号”。这节车厢是一辆墨绿色外壳、上下启动车窗的老式客车。车旁的文字介绍称:“这台公务车,车号GW97380,原产地日本,制造时间昭和16年(1941年)。此车曾是原国民党元首蒋介石的专用车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曾乘坐过此车,并被命名为‘美龄号’。”

  走进车厢,记者首先看到是约12平米的客厅。往前走,有3间小卧室,之后是2个卧铺隔间。车厢尽头是卫生间和盥洗室。木质的车厢顶部部分已被白蚁破坏。

  博物馆副主任钟波说,1954年该车曾做过整修,对车辆转向架等部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上世纪70年代从广州调拨海南使用,后因车辆技术状态不良下线,一直存放到现在。

  试想,当时第一夫人宋美龄在站台上军乐队伴奏、挥舞着欢迎旗帜的人们欢呼声中,穿着一袭旗袍,在美龄号列车门口向人群频频致意,该是怎样的热闹!而如今,这辆美龄号静静躺在这里,不复昔日的风采。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