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高校教师学术休假,是福利还是权利?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5-16 09:40

    改进:

    配套措施加良好社会沟通

    要改进学术休假制度在我国高校的生存状态,洪城文认为,首先要改进配套措施。

    “休假的教师,其教学由谁替代?要做哪些限制?休假期间,教授所参与的学术委员会的委员职责如何履行?休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何适当扣减?谁买单、谁管理、谁监督、谁评估……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制度出台时就做出科学合理的细则解释。”洪成文说。

    熊丙奇表示,国外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之所以运作成功,是有三项制度作为支撑:一是终身教授制度,二是年薪制,三是学术共同体。国外许多大学目前都实行终身教授制度,不少学校副教授以上的职位,就是终身教职。

    “与终身教授制度对应,学校给教师的薪资为年薪。大学教师普遍没有生计之忧,他们会面临一定的考核,但不需要拿着论文、课题、经费去兑现工资待遇,而是会按约定获得年薪。这项制度让大学教师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同时仍然能获得较高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要达到上述结果,学术共同体功不可没。大学对教师实行同行评价和学术共同体管理,教师不是受任务驱动去作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追求学术理想。同时,学术共同体也让科研或课题团队不会因为某个教师的离开而无法运转。

    袁希钢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一直关心学术休假制度的进展,他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建议教育部专门下发有关在高校确立学术休假制度的文件和规定,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同时,将学术休假制度纳入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学术休假所需经费主要由教育部、学校承担,教师所在课题组可补充配套。

    另外,洪成文认为,推出学术休假制度的高校要善于将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向社会沟通好,“很多事情,与其盖着盖子,还不如拿到桌面上来。否则只能增加公众的猜疑”。正如王旭所说:“社会对我们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但我们愿意接受公众的监督,事实上,我们就是想为一线教师做点儿事,让我们大量的一线教师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做学问。希望大家了解这一制度,进而能够认同这一制度。”

    对于社会各界的各种质疑,专家们也进行了厘清。

    首先,高校教师是否有必要进行学术休假?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林杰曾经带领研究小组对一些重点高校的教师就其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访谈,大部分受访教师都迫切希望能尽快建立起学术休假制度,以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袁希钢等专家是这一制度的坚定支持者。“高校不是普通的研究机构,需要安静单纯的氛围产生思想,在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中,教师不可能静下心来积淀学问。从长远看,学术休假制度对高校教师来说是必需的。”袁希钢说。

    与此相关的,一个学校哪些人可以享受学术休假?享受学术休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占学校教师的比例应该有多大?洪成文认为,这些问题在高校出台学术休假制度之时,都须认真考量。“例如,从管理上来看,北京语言大学采取普惠性的政策,规定教授到一定年限基本可以享受学术休假,与吉林大学规定只有20个教授可以享受该制度相比,显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反响。”洪成文说。

    其次,学术休假是福利还是权利?

    袁希钢认为,把学术休假理解为“休假”过于庸俗,学术休假不是真正的休假,不是福利,而是需要教师真正沉下心来,做出真正的学问。

    洪成文也表示,从国际惯例来看,学术休假,免责的是教学,强调的是科研,因此只要在申请报告时添加一项内容,即这一年的科研成果预期,就可以避免“度假”的嫌疑。“学术休假,修的是身体,还是修的是心?为什么不将其称为休假?显然,学术二字,十分重要。”洪成文说。

    在这个问题上,赵冬梅的话代表了所有享受学术休假制度教师的心声:“这样的机会,正好能够让我梳理十多年来的学术积累,我怎么舍得用这样的时间单纯去休假?相信高校教师都有这样的自我约束。”

    再其次,学术休假如何进行后期评估?

    王旭告诉记者,北语将会在第一执行周期后对“学术休假制度”进行评估,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制度的正确导向。而洪成文所提到的科研成果预期的“他律”形式,和赵冬梅所提到的高校教师自我约束的“自律”形式,也是对这一质疑的回答。

    对于学术休假制度在我国推行的未来,熊丙奇表示,要让高校教师们从容进行学术研究,是难以单纯通过一个学术休假来实现的,必须对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治理结构进行深层次改革,唯有如此,我国高校的学术环境和教授生存状态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学术休假制度的推广才有望水到渠成。

    什么是学术休假?

    “在亚洲西部古国米底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这条河六天时间流淌不息,而到第七天就停止流动。”从这则希伯来神话中,有学者找到了学术休假的词源。如今,学术休假坚持了这个词汇原本的精神——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研究者外出休整一年或稍短的时间,学习、休养或旅行,它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调整状态来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

    学术休假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及其对教师国际化的需求,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该制度被证实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士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关链接:

干细胞研究屡现学术不端 学术明星连演丑闻大片
避免学术“近亲繁殖” 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直接留校
保研硕士生因难找工作自缢身亡 曾被称学术帝
“技能型”还是“学术型” 孩子们的高考该如何选择
经历≠学历 处理学术不端要有基本常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陈莹]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