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的快乐比辛酸多
孩子多了,花销也就大了,加之生意上的亏损,赵有说,“100万,五六年就花光了。”赵有不喜欢强调钱,因为他怕自己说出来像在诉苦,其实他不是。“苦是苦,但是我还能想办法,我性格就是这样,乐观、独立。”
卖了20万元的轿车、卖了300平米的房子……赵有把能卖的都卖了,家也从县城搬回了村里。父亲一开始是坚决反对赵有收养孩子的。因为父亲不支持,赵有整整半年没跟父亲说话。赵有说,现在父亲已经有了很大转变,知道家里人口多,会时不时地往家里送些蔬菜。
外债累累,还要承担每年近20万元的家庭开销,赵有有很多辛酸,但他说,他经历的更多的是快乐。“每个孩子都抢着给我洗脚,谁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他们都懂得感恩,都知道我不容易。”2009年农历五月初七,是赵红梅的生日,每个孩子都给这个年轻的“妈妈”致辞。
每次带着“女儿们”去逛商场,赵红梅既自豪又有点难为情。“四五个孩子都叫妈妈,有的孩子比我小不了几岁,不了解的人说什么的都有。”赵红梅说,有些人会以为她保养得好,有些人认为这些孩子是丈夫的私生女。“现在我都习惯了,只要我和孩子们快乐,他们怎么说都行。”
“女儿”得病家庭负担更重
9岁的赵雨鑫是山西临汾人,孤儿,2012年被赵有收养。在成为赵有和赵红梅的“女儿”之前,她已经换了6个“妈妈”,赵红梅是她的第7任“妈妈”。“刚来的时候,她也哭,哭着要找把她送过来的大哥哥,两三天就没事了。”赵有说,现在,他把赵雨鑫送到了定州新华小学读书。
与赵红梅结婚多年,赵有一直坚持不要孩子,他怕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在妻子的坚持下,去年他们刚刚有了属于自己的女儿。说起“爸爸”赵有,刚刚大专毕业的“女儿”陈帅止不住泪水,她哽咽着说:“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爸爸为了不让我们有顾虑,忍住家人和妻子的埋怨,多年来一直不肯要自己的孩子。爸爸说他既然养了我们,我们就是他的亲生孩子。”
去年,上大学的“女儿”蒋丽拿了5000元的奖学金,打电话向赵有报喜,想把钱补贴家用。“我说你留着吧,大学里花销多。”赵有说,懂事的蒋丽到现在都没向家里要钱,“他们都知道家里现在有很多外债。”
陈文文是赵有的“女儿”之一,来到家里已有7年,现在在承德医学院就读。今年5月4日,陈文文被检查出得了白血病,让这个花销巨大的家庭负担更重。“妈妈”赵红梅把出生几个月的女儿交给父母,随后赶到北京协和医院照顾生病的文文。
自从文文得病后,赵有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一是心疼孩子,二是为钱发愁,一周时间,5万元已经花光。以前,他不接受其他人的帮助和媒体的采访;现在,他说,他已经接受了阜平县民政局特批的1万元和一些朋友的资助。“我不能打肿脸充胖子,万一我不接受这些钱,文文看病急需钱怎么办?”赵有无奈地说。
相关链接:
聚焦娃娃的考前焦虑:这些话最好别跟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