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中的 海南人
1997年2月部分黄埔同学新春在文昌座谈留影。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资料照片)。新华社
“到黄埔去!”90年前,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贫贱,更不分党派,这句话是激荡在华夏男儿心中共同的口号与呐喊。
当年,海南不少有知识、有见地的年轻人,渡海北上,考入黄埔军校,此后戎马倥偬,浴血沙场,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和民族救亡的抗日战争。他们中不少人马革裏尸,从此再未还乡。而今,岁月静好,远去了战火硝烟,但当年英气飒爽的热血青年,已是风烛残年,三千海南籍黄埔学子健在的仅余21人。
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开学九十周年纪念日,海南周刊以此契机,推出“黄埔军校中的海南人”系列报道。九十年家国,换了人间,中华民族已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黄埔精神、海南黄埔青年的英姿,在深隧时光里闪耀着浩然之光,依然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七八十年过去了,耄耊之年的黄埔老人们仍然记得这首曾激励他们青春热血的校歌。连日来,在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到来之际,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居住在文昌、琼海等地部分海南籍黄埔军校学员,老人们低沉喑哑的歌声,再度唤起那段海南青年热血澎湃、英勇壮烈、气贯日月的救国图存历史。
四万黄埔生
三千海南籍
90年前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列强环伺、民不聊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以武装的力量改变民族命运,决心创办一所现代正规军校,用于培养军事干部。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俗称的“黄埔军校”,同年6月16日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不是一所简单的军校,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也是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的成果。孙中山先生在首届开学典礼上致训词:“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还强调:“革命军必须富有革命的志愿,一生一世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救国救民。”
训词开宗明义阐明了黄埔军校救国救民之要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提供的资料显示:1924-1949年,在救国图存的时代大背景下,黄埔军校以非凡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吸引全国热血青年从五湖四海、东西南北,以各种方式奔向黄埔,其先后在大陆招生二十三期共计学员41386人,为陷水深火热之中国迅速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干部,他们活跃在国共两党的军队里,东征、北伐、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解放战争……,改写了国家民族之命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海南历来不缺乏进步的力量,海南学子在各个时代都怀着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献身精神。6月12日上午,琼海市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海南省黄埔同学会会长周学而家中,老人回忆,上个世纪初叶,许多海南热血青年不顾舟楫劳顿之苦,抗战时期穿过日军海上封锁,渡海报考黄埔军校,立誓报效家国。周学而本人就是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冒着日军军舰巡查的危险,偷渡到广东湛江,后来报考黄埔军校的。
“4万多黄埔军校学员里,至少有3000多名海南籍学员。”然战乱频起、动荡不安,不少海南籍黄埔学员战死沙场,再加历史演革久远,资料大多散佚,海南籍黄埔生到底有多少已难以统计。但周学而认为,在早期黄埔学员周士第、郑庭笈、郑介民等人影响下,海南许多年轻人报考黄埔军校,第1期至19期,广州乃至后来的黄埔各分校,先后有1000多名海南青年、2000多名海南侨生成为黄埔军校的学子。尤其是1939年,海南被日军占领后,国破家亡之痛,更是激发海南青年及侨胞的爱国情感和救国使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海南侨生十分踊跃,总数不少于3000人。
国破家亡痛
浴血保家国
“日本占领海南后,我读书的琼崖中学迁到湛江,父亲冒险将我送出海南岛,并叮嘱我只有打跑侵略者,才有安乐的家园。”正是在这种保家卫国情感的驱使下,1942年,周学而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2分校18期7总队的学员。
南侨机工吴惠民(又名吴钟标),在海南沦陷后,接受国家和民族的号召,从新加坡归国成为一名南侨机工,驱驰在滇缅路上。此后,时任国民党海外部副部长叶用霖劝勉他:“打日本不光要有志气,还要有本领。你应该到黄埔军校学习现代军事知识。”1940年,吴惠民成为黄埔军校四川本校17期20总队的学员。
“海南籍黄埔学员,几乎无一例外都走上了抗日战场。有着切肤的国破家亡之痛,我们在战场上都非常勇敢,打起仗来,既不想生死,也不想成败,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眼前的日本鬼子打倒、杀死!”93岁高龄的周学而,在家中向记者比划肉搏战中和日军拼刺刀的情形,身手仍矫健有力,当年英勇清晰可见。
“黄埔108将,海南籍将领就有3个。这在当时无论经济、文化、社会都还相对落后的海南,十分不易。”海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巡视员袁克克介绍,正是骁勇善战,抗战期间,海南人在国共两党中就出了200多名军官。
1923年,海南琼海的周士第告别家乡北上广州,成为赫赫有名的黄埔一期生。在省港大罢工中,周士第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带领“铁甲车队”40多人与敌人展开激战,取得了击毙敌参谋长、营长各1人,排长5人,士兵200余人的战果,广州工人和农民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号召下掀起向“以周士第为首的铁甲车队学习”的热潮。这以后,周士第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历任叶挺独立团先锋营营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市长、全军防空部队司令员等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1937年,日本悍然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也拉起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年方17岁的文昌人韩杰不甘心当亡国奴,毅然告别父母妻子,乘夜偷渡北上,考入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第十七期接受军事训练。刚训练一个多月,桂南战役爆发,他就匆忙步行赶赴前线,随部队歼灭日寇,取得了桂南战役的胜利,并边行军边训练边接受军事学科教育。军校毕业后,韩杰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参加了多个抗日战役,并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韩杰在回忆录中如此描述自己迎接抗战胜利时的喜悦心情:“全连官兵欢天喜地,高呼‘祖国万岁!祖国万岁!’我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歌声宏亮,步伐整齐,进入阳春县城。全城人民夹道欢迎,心中倍感自豪。”
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的符能,毕业后进入国民党第十军一九零师,参加了长沙大会战等多次抗日战役。
在衡阳机场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和美军一起击落三架敌机。长沙四次会战,战况惨烈,人人英勇杀敌,符能所在的排在第三次会战中就射杀日军数十人。长沙守城一个多月,部队伤亡过半,而且缺粮少药,饥饿难忍的战士,靠打老鼠、烤牛皮充饥。战斗至最后,符能所在的连队仅剩下他和一名排长及二十多名战士,苦战苦守48天后,符能才最终和战友们艰难突围。
硝烟已远去
健在仅21人
而今,当年英勇杀敌的海南黄埔青年不少人早已捐躯疆场,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垂垂老矣,缠绵病榻。在我们拜访的文昌、琼海四位黄埔老人中,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的植德英老人已卧床不起,意识模糊,无法交谈;周学而、吴惠民、陈立轩3位老人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记忆力、听力、视力都急剧减退,回忆往事,与敌厮杀的情形虽恍如昨日,但具体的人事他们已记不太清楚了。
“1990年12月,海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正式成立,当时入会的同学有四百人。”袁克克说,同学会成立后,陆续有黄埔同学加入,共有近500名会员。而现在,500名会员大多作古,健在的仅余21人。
为了让黄埔老人健康愉快地欢度晚年,近年来,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开展了“温暖夕阳”活动,给黄埔老人赠送收音机、CD影像机、助听器及暖水袋、保暖衣等生活用品,帮助改善黄埔老人的生活条件;实施“三个一”工程,挖掘整理和保存海南黄埔同学史料,编印、拍摄了一本反映我省黄埔同学历史和现实的书籍、画册和电视专题片。此外,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还重点加强与黄埔学子后人的沟通联系,与省机电工程学校一起联合开设学制3年的“黄埔后代班”,这一切都是为了告慰黄埔英灵和温暖健在的黄埔老人。
历史并不会遗忘,黄埔精神将永存后人心中。九十年家国,换了人间,中华民族已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黄埔精神、海南黄埔青年的英姿,在深隧时光里闪耀着浩然之光,依然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黄埔军校海南籍学员
健在人员名单(21人)
潘文海 海口 1920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4总队
蔡子俊 海口 1915年生
黄埔军校二分校18期7总队
陈成鲁 海口 1923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9期通讯兵
张业江 文昌 1917年生
黄埔军校17期
潘先铤 文昌 1920年生
黄埔军校六分校18期3总队
王白泉 文昌 1917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6期9总队
邢定标 文昌 1917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8总队
邢谷颖 文昌 1922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陈立轩 文昌 1920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林树棉 文昌 1919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4总队
潘先焕 文昌 1925年生
黄埔军校成都本校22期
侯元松 文昌 1916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林廷超 白沙 1916年生
黄埔军校四川本校20期炮科
周学而 琼海 1921年生
黄埔军校二分校18期7总队
王书庆 琼海 1924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杨全杏 琼海 1917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9期9总队
吴钟标 琼海 1918年生
黄埔军校四川本校17期20总队
植德英 琼海 1919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刘凤飞 万宁 1919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许乃斌 儋州 1921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9期9总队
吕智杏 儋州 1916年生
黄埔军校四分校17期26总队
相关链接
马英九主持黄埔建军90周年庆典 阅兵场面盛大
黄埔建军90周年 台军搜整257场战役不讳败仗
“60后”接管中国银行业 建行获赞黄埔军校
聂荣臻徐向前等人后代参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旧址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